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李峰:中国应加强动力电池开发并完善交流充电标准

2020-01-01   点击量:334

7月7日消息,在6月26~27日深圳举行的第三届(2012)国际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上,北汽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峰分析了动力电池厂商开发时存在的普遍问题:


①对整车系统及运行工况缺乏了解;②只把动力电池作为孤立的零部件开发;③很少考虑与整车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系统层级的问题;④系统安全设计不足,缺乏FEMA分析,ASIL等级过低。


提高动力电池BMS软件能力


对于市场现有动力电池系统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大部分动力电池厂商的BMS软件能力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提高:


1.BMS软件开发模型采用传统的C代码,没有采用基于模型开发的V模式。由于大量时间用于手工编写代码,在项目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导致算法开发、验证测试的时间被压缩,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2.软件开发不是居于模型,无法建立程序的软件架构,可移植性较差。


3.缺乏从单体测试项制订、单体测试、数据分析、模型训练、HIL测试、系统/车载测试的流程,因此,会影响软件的可靠性。


4.动力电池是复杂、高度非线性的控制对象。温度、放电电流、使用时间、单体一致性和SOC等因素都会对整个动力电池的寿命、性能和安全有很大影响。目前,很多动力电池厂商只是用一些简单的曲线表示电池的技术特性,这将影响电池的性能及安全。由于这些曲线是单体电池而非电池组的,且缺乏低温如-20℃、-30℃、-40℃的曲线,所以,整车厂商不得不重新对电池组进行全面、精确的测试,所得曲线特性与电池厂商提供的有很大差别。


例如,某厂商的电池组,单体寿命大于1800次,但电池组的寿命只有不到500次。这主要是BMS功能设计不足造成的。


动力电池BMS非汽车级的硬件设计


李峰还指出了业内目前存在的动力电池BMS非汽车级的硬件设计问题。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