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院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本院拥有低温充放电技术、低温高倍率放电技术、锂离子电池快充技术、防爆技术等成熟特种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可满足客户特殊环境、特殊性能和特殊用途的需求。
研究院首先是校企联合的针对电池技术的研发中心,其成立的目的在于针对性的解决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使用问题以及储能前沿材料的开发应用问题,并且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研究院通过技术团队多年的研发,已拥有锂离子电池快充技术、防爆技术、低温充放电技术、低温高倍率放电技术等成熟特种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尤其在低温锂离子电池技术上,开发有-40℃3~5C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75%以上的高平台锂离子电池以及可在-40℃下充放电循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专家团队:包括教授专家9人,副教授专家2人,中高级职称工程师12人
研究院技术团队:60余人,包括工业设计、电子、结构、软件、电化学、电源、工艺、测控、信号处理和仪器仪表等专业技术门类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分布式发电系统、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数字化开关电源及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技术及网络化测控等。
湖南大学理学博士,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研究方向:高性能电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防爆锂电池、低温锂电池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与原位表征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新能源(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研究
博士,教授,珠江学者,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能源存储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研究开发锂电池 材料,抗菌剂,节能发光材 料,反应挤出轻型材料,以及新型橡胶材料等。
研究院集产学研于一体,除了雄厚的技术力量,研究院在硬件设施上也非常齐备,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其中包括材料研发测试线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线一条,电源结构设计开发线一条,电路设计开发线一条,电子电源测试开发线一条,光电系统一套,还拥有软件开发,电化学测试,安全测试,环境模拟测试,电池老化系统等,在电源技术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并且研究院与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自身的硬件设施外,高校所拥有的大型检测设备,比如SEM、TEM、XRD、XPS、EDX、BET等等测试项目,均可以对研究院开放,因此,研究院可以实现微观到宏观上的电源失效模式分析,建立完整的从材料到电源成品的全方位数据库,自主完成从材料到成品的全项目测试认证。
特种电池研究院目前已在低温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立宝教授团队对-40℃环境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在-40℃极寒服役环境下大功率放电(3C大电流放电可达常温容量的80%以上)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解决了电化学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由于极化原因导致的功率下降,从而无法在此种环境下启动设备的难题。由于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国内的电池生产占主导地位的ATL、比亚迪、力神等,以及国外的SANYO、SONY等,以及目前我们所用的铅酸电池等电化学电池,在超低温环境中无法抗拒极化的影响,无法实现单体电池放电平台在2.5V以上的倍率1C~3C放电,导致低温环境下电池功率下降,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并且由于低温对嵌锂电位的影响,在这种超低温环境下对电池充电会导致市面上的锂离子电池循环衰减迅速,无法使用,此种缺陷大大降低了具有环保优势的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范畴。我们通过开发基于LiPF6的四元碳酸酯基超低温电解液、POEM-g-PDMS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电解质型粘结剂的应用技术、石墨烯包覆处理电极材料等多项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大幅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极化现象,开发出超低温锂离子电池技术,成功实现-40℃极寒服役环境下大功率放电(3C大电流放电可达常温容量的80%以上),解决了低温环境下手持或者户外设备无法使用的难题;通过对低温充电析锂失效模式分析,全方位研究了析锂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因此开发了一种硬碳复合材料,成功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在-20℃以下的环境下中循环使用的问题。
除此之外,研究院在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开发、研制和电源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已开发并成熟应用的体系有高安全防爆锂离子电池体系,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体系,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体系,北斗手机电源,户外监控电源系统,中小型储能电源系统等,研究院团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对于市场提出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从材料开发到电池设计制作,再到成品测试,从小试到中试,再到最终定型,坚持市场定制化道路的同时,产品质量的保证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