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19-05-15 点击量:434次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近几十年来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而其使用不可避免地污染环境,再加上其储量有限,所以寻找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的绿色能源及能源载体,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美、日、德、中、加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纵观世界能源工业发展史,自人类钻木取火进入“柴薪时代”;到煤炭在19世纪80年代超过柴薪终结“薪柴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再到1886年的工业革命,油气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人类又从“煤炭时代”进入了“油气时代”;现在又从“油气时代”向“氢能时代”迈入,预期在21世纪中叶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氢能”成为两会提案高频词:未来属于“氢能经济”时代?
氢能源
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势如破竹,在各地发展热潮中,我们不得不需要冷静的思考的问题是,氢能经济的基础建设在于制氢、储氢、加氢,其后才是汽车用氢。而氢燃料汽车发展最基础的加氢站,在我国还属于薄弱环节。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商业化离不开加氢站的建设,各国都在积极规划布局加氢站网络。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各国加氢站的建设状况:
美国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美国是最早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作为能源战略的国家,早在1970年美国便提出了“氢经济”概念。1973年美国成立了国际氢能源组织,并且在迈阿密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会议。在小布什出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就大力推动“氢经济”建设。2003年,《氢经济国际伙伴计划》在华盛顿宣告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发展氢经济上已初步达成共识。2018年,美国宣布10月8日为美国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纪念日。美国氢能计划的实施以美国能源部(DOE)为主导,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解决氢能产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保持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氢能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地位。
截止2018年2月,美国共有39座加氢站处于运营中,有31座是属于零售站,加利福利亚州有35座,南卡罗莱纳州有2座,剩下2座位于东北部。据外媒报道,丰田将与壳牌合作,在美国加州建造7座加氢站。两家公司将为该项目出资1140万美元,而加州能源委员会也将出资1640万美元。其旨在实现2024年前拥100座加氢站的目标,即使目前只有25座。
“氢能”成为两会提案高频词:未来属于“氢能经济”时代?
加氢站
日本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日本作为目前全球氢能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日本政府很早就在《能源基本计划》中将氢能源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并提出建设“氢能社会”的愿景,希望通过氢燃料电池实现氢能在家庭、工业、交通甚至全社会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真正的能源安全以及能源独立。
1973年,日本成立“氢能源协会”,以大学研究人员为中心开展氢能源技术研发。1981年,日本启动了燃料电池的开发。1990年代,丰田、日产和本田汽车制造商启动燃料电池车的开发,同时三洋电机、松下电器和东芝公司也启动了家庭燃料电池的开发。2013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成立了由行业、研究机构和政府各界代表广泛参与的氢和氢燃料电池战略协议会。该组织在2014年6月公布了《氢和氢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明确了当前到2050年之间的氢能长期发展路线图,并于2020年初步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2015年日本政府开始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消费者提供高额的补贴。同年,NEDO出台氢能源白皮书,将氢能源定义为国内发电的三大支柱。
日本从国家战略层面致力于实现氢能社会,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并提出“日本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氢能社会的国家”豪言壮志。为此,先后发布了《日本复兴战略》、《能源战略计划》、《氢能源基本战略》、《氢能及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规划了实现氢能社会战略的技术路线。2018年,日本召开全球首届氢能部长级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和欧盟的能源部长及政府官员参加会议。日本拟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契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打造氢能小镇。
据了解,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8年2月份发布了《氢能基本战略》,明确设定了中期(2030年)、长期(2050年)的的氢能发展目标,在加氢站部署规模方面:2020年要达160个,2025年要达到320个,2030年要增加到900个,到2050年逐步替代加油站。
欧洲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欧盟将氢能作为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作为最早涉及燃料电池的地区之一,早在1956年,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F.T.Bacon就发明了总温碱性燃料电池,开启了欧洲乃至全球燃料电池开发的序幕。在产业化推广过程中,欧洲密集出台了大量产业扶持政策,强调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化推广和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欧洲实施了Ene-field项目,项目包含欧盟12个成员国,9家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和接近1000套微型CHP系统。2013年,欧盟宣布在2014-2020年启动Horizon2020计划,预计将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投入220亿欧元的预算。2015年,英国低排放汽车办公室批准600万英镑(约970万美元)的加氢站基础设施补助金,计划2年内为英国增加12个氢基础设施项目。2016年,德国交通部计划于2019年前投资2.5亿欧元(约18亿人民币),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推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德国政府制定了基金项目,计划在2030年前建设将近400座加氢站。
韩国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2008年以来,韩国政府也持续加大了对氢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的扶持力度,先后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绿色氢城市示范”等项目,投入3500亿韩元进行氢能燃料电池研发和绿色氢城市建设。2018年,韩国政府将氢能产业定为三大战略投资领域之一,并在2019年初正式发布《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提出要在2030年进入氢能社会,并在未来5年投资2.6万亿韩元,把氢能经济打造成拉动创新增长的重要动力,引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市场发展。
2018年2月7日至2月11日,平昌论坛在韩国召开,来自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成员国的专家代表就全球环境问题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燃料电池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上,韩国HydrogenFusionAllianceBureau(H2KOREA)组织发表了关于韩国建立氢能经济社会的方案。2018年韩国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展望,加氢站预计2020年达到80座,2025年达到210座,2030年达到520座。
我国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氢能发展优势凸显,早在2000年,973计划“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项目就已启动。2001年,科技部开展863计划后续能源主题“氢能技术和高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2006年,科技部“863”计划专门设立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专题。自此,我国的氢能发展开始真正起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20辆燃料电池轿车、3辆燃料电池大巴及当地1座加氢站示范运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196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2015年12月9日,我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工信部公告。2018年是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元年。中央政府层面密集启动氢能及燃料电池调研和座谈,各地市纷纷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进入2019年,随着氢能相关产业被划入《绿色产业目录》(2019年版),“氢能”成为全国两会提案中的高频词,相继而出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氢能源写入,同时广东、江苏等10个省份也在地方工作报告中明确培育氢能生态。
据内部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2月,我国已建成、在用及在建的加氢站共有33座;截止2018年7月,我国已建成、在用及在建的加氢站共有41座,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江苏、大连、安徽、河南、广东、成都等地,全国各地很多城市也都正在规划建设加氢站。但有规划不等于能实现,喊口号未必能做到。据了解,我国目前投入或即将运营的加氢站仅为14座。截止2018年8月,国内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加氢站有45座。计划在2020年我国建成100座加氢站。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