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回收电池面临什么瓶颈?

2022-04-29   点击量:262

三大瓶颈亟待破解:


政策法规支撑力和约束力不够


回收体系相对混乱,不少蓄电池流入不正规公司


回收成本高企


据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8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将达12万至20万吨;到2025年,这一数字或达到35万吨,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是5~8年,这意味着,国内第一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已陆续进入退役期,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也日益凸显。


尽管我国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回收产业链正加速形成,但依然面对着政策法规支撑力和约束力不够、回收体系相对混乱和回收成本高企等挑战。


在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业内专家建议,加快建立可全程监控的良性回收体系,同时建立相应处罚机制,防止蓄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


动力锂电池即将出现报废潮


当下,市场上常见的磷酸铁锂蓄电池寿命可达8年左右,但实际工况下蓄电池寿命会短一些,平均可以使用5年。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海军告诉记者,由于三元动力锂电池技术发展较晚,成熟度不如磷酸铁锂蓄电池,使用寿命相对会更短些。近几年,动力锂蓄电池将会出现更大规模的‘报废潮’。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