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中山大学实现高耐折金属薄膜及可折叠锂离子电池

2020-10-29   点击量:284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勇教授研究组最近在高耐折金属薄膜及可折叠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ELSEVIER出版的EnergyStorageMaterials(CiteScore:13.31)。


具有轻薄化、柔性、可折叠性能的可穿戴设备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高科技市场。将电源、电路、功能电子元器件(如传感器、通讯设备和智能芯片等)植入到衣服中制成智能衣服,被认为是未来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开发可折叠谷歌眼镜、可折叠手机、可折叠射频识别标签、电子报纸、可变型电子产品等将有利于方便携带。这要求上述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必须承受相当次数的折叠。因此针对上述可穿戴设备应用,迫切需要开发高耐折金属薄膜和可折叠锂离子电池用于连接电路、功能薄膜导电基底、电池集流体及供电电源。


最近,刘勇教授研究组的于肖副研究员以制绒单晶硅片上的金字塔结构为模板,还原生长了内嵌倒金字塔结构的高耐折镍膜。制备的5μm厚镍膜电导率高达1.25×105S/cm(相当于体镍的88%)。通过倒金字塔的锥面和棱边切向分散折叠时产生的应力,极大提高了镍膜的耐折性能,在分别22000次完全向外对折(180°)和18000次完全向内对折(180°)后,镍膜折痕处的方块电阻相对于初始值的变化率仅为0.19%和0.72%。以高耐折镍膜为集流体制备的可折叠锂离子电池在20C倍率充放电过程中,经5000次完全对折(180°)后容量保持率为98.4%。同时,还展示了可折叠锂离子电池集成在谷歌眼镜模型上的应用,电池在9000次折叠(90°)过程中可以持续为LED灯供电。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