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动力电池两大巨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它俩会如何面对呢?

2019-05-21   点击量:462

前段时间,上海车库里的一辆特斯拉和西安维修店里的一辆蔚来汽车相约自燃,虽然人没事,但车烧得只剩下骨架,究其自燃原因,官方、专家、媒体各执一词!


以前电动车起火燃烧的事故大多发生在车祸现场,车头的电池包发生碰撞后,引起电池内部短路,瞬间着火燃烧。现在是放在车库里无故自燃,简直是“锅”从天上来。


以前是远离大货车,现在是远离电动车;甚至已经有停车场挂出了“电动车禁止入内”的指示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


而作为国内目前动力电池两大巨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它俩会如何面对呢?


翻开两家成长的历史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在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大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从之前生产消费电子类锂电池,转而把重心放在了动力电池。


当然,两者又选择了不同种类的动力电池,比亚迪选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倾向于三元锂电池。归其原因就是商业模式的差异,由于三元锂的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要贵很多,而王传福喜欢崇尚的是一根甘蔗吃到底,价格优势对外竞争的策略,低成本的磷酸铁锂成为首选。


不过,曾博士更看中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三元锂,虽然潜在风险稍高,但是续航能力够强,用曾毓群的话来说“铁电池就像是烧煤球,三元电池就像是烧汽油”


不过经过了近7年的发展,如今的现实却是搞铁电池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比亚迪已经在动力电池上落后于宁德时代,而美国的A123干脆选择破产。


于是乎动力电池圈有了一句箴言:“得三元者得天下”。


宁德时代在7年时间,狂飙突进,成为动力锂电池行业最大的黑马,不仅打破了富士康创下的IPO过会速度,也已经成为了全球装机量最大的电池厂商,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3800余款新能源车型车型,由宁德时代提供动力电池的车型达1100余款,占比约29%。


而相比之下,一向特立独行、自给自足的比亚迪也扛不住了,开始两条腿走路。把动力电池独立分拆上市,把电池卖给其他车企。但比亚迪既做电池,又卖车,对于其他汽车厂商来说,信任问题是无法跨过去的门槛,于是很多人更愿意把单给曾毓群,而不是王传福。


在今年3月26日,2019版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发布,国补退坡超50%,地补全部取消,这些都给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政府补贴减少,纯电动车企业想要维持产品终端零售价格稳定,就必须想办法降成本,但这种降成本的压力也会向上游电池供应商传导。


另一方面,补贴退坡,也为外资电池企业再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据悉,在去年5月,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里,已经出现了三星、LG化学、SK旗下SKI等韩系电池企业在中国设立公司的名字。


于此同时,与宁德时代有合作关系的多家国内车企已开始选择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例如不久前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安聪慧就表示,将在日韩供应商中选一家,作为吉利新能源的又一家动力电池供应商。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17、2018年宁德时代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6.29%、32.8%。相关券商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接下来宁德时代的综合毛利率将持续下降,2021年将下降至26.5%。


而比亚迪近期发布的年报也显示,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3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6亿元(下称“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80.39%。


其实,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已经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是该如何应对,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充分发挥市场龙头优势和产业链协同等方式,挖掘潜能降本增效,应对成本压力。”


比亚迪称,将积极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加强成本管控、同时适当调整车型配置及价格,减小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除了降本、改善产品序列等常规手段,补贴退坡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也不排除调高价格的可能。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