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19-02-14 点击量:508次
自2018年2月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中国氢能联盟以后,国内氢能产业发展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近一段时期,国内多个地市和众多企业单位纷纷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上作出部署,一时间盛况空前。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但自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和越来越多的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氢能产业。据初略统计,仅近半年时间,就有北京市、山东省、佛山市、宁波市、茂名市、张家口市、如皋市、六安市等多地相继出台了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相关规划,包括上海交大、晋煤集团、华昌化工等在内的众多单位纷纷布局氢能利用项目。
比如,今年初山东省成立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联盟由山东国惠、兖矿集团与山东重工3家省属企业发起,由68家省内外会员单位组成。山东省将着力打造“中国氢谷”,缔造“氢能社会”。上海重塑能源科技公司和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首期投资21.6亿元在南海区丹灶镇打造“氢能小镇”。茂名市近日召开氢能源产业发展工作讨论会,提出将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基地。据悉,在建的中氢科技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项目力争今年底试投产。企业方面,山西晋煤集团日前与法中能源协会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探索氢能源开发利用。
“解决清洁能源很重要的思路,是氢。”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表示。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研究报告》认为,未来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要达到10%,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
凌文分析指出,我国氢能开发与应用已具备产业化基础,但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与发达国家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不同,我国还未将氢能纳入其中;缺少长远的国家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政策保障体系与实施路线图;在核心技术、装备、技术标准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应用基础设施差距巨大。此外,氢在我国被列为危化品管理范畴,既不利于管理体系构建和相关产业政策及时出台,也不利于社会公众消除“谈氢色变”的心理误区,阻碍“氢能社会”共识的达成和氢经济发展。为此,他建议国家组织相关部委研究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明确主管部门并加强管理,研究制定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国家重大专项工作方案,推动氢能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路线图,建立科学长效的产业发展扶持与激励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衣宝廉就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见解。他认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从电堆角度来看,现在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功率电流密度和比功率。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