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0年动力电池目标较难实现

2019-01-14   点击量:122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东谈及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不是王子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重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2018年,有关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被频频爆出,动力电池安全也被推至风口浪尖。虽然有人认为,车辆起火问题不是新能源车辆专属,燃油车起火也时有发生。但王子东认为,燃油车起火问题是能够找到规律的,而电动车起火确是一头雾水。


王子东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认为,燃油车起火像是人患感冒,虽然也有人因患感冒去世,但是感冒有药可医治,人们已经掌握了治疗病情的规律。而电动车起火则像是SARS,虽然感染的人数远不如感冒多,但因最初无法治疗,引起了非常大的恐慌。王子东坦言,目前很多起电动车起火事故都没有找到确凿的原因。


虽然,有关动力电池起火的明确原因在用户使用端还无法清晰判断,但在生产端却能够看出端倪。动力电池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王子东谈到,现在很多企业为追求更高的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在正负极的电解液都不能少的情况下,只能去压榨膈膜厚度。以前的锂电池隔膜厚度有40微米,现在仅有12微米左右,隔膜一旦破损,后果将非常严重。2016年,三星Note7电池火灾就是由于隔膜太薄导致的。


王子东解释道,在整个电池的内部,就像是被保鲜膜(隔膜)包裹隔离的各种易燃物,而由于电池本身的化学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不断生长出一种叫做“枝晶”的毛刺,枝晶会越长越大,直到它把隔膜穿破,就造成了电池的内短路。


“超薄的隔膜、可燃的电解液、会生长的枝晶,以及高温时材料自动分解出的氧气,整个锂电池就像是把‘火药桶’、‘助燃剂’和‘打火机’关在一个小屋子里,然后用一层‘保鲜膜’隔开,谁去想都会心惊胆颤。现在我们最关键的是要控制住‘打火机’。”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公开发言表示,动力电池产品质量问题是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主要原因,企业过分追求补贴技术指标,导致了技术验证不足、工程解决方案不成熟,给产品质量埋下了巨大隐患。


他也认为,补贴政策牵引企业决策,同时补贴频繁调整也不利于产品质量验证。“补贴政策一年一变,与产品开发周期不匹配”。动力电池材料改进开发周期一般需要24-28个月,包括材料开发8个月,测试验证10个月,单体产品认证3个月,以及实车验证5个月,部分企业为获得补贴盲目追求高比能量,缩短测试验证时间。


王子东认为,产业化的车用动力电池性能提高,不仅正负极材料性能需要大幅改进,同时还需要多方面的突破。此前,我国提出的目标: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00Wh/kg、0.6元/Wh;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220Wh/kg、1.0元/Wh;循环寿命1500次。他表示,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较大。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