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3-02-15 点击量:316次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研究再获重要突破。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实验室姜达、胡涛等人通过机械剥离实现石墨烯/超薄超导bi2sr2cacu2o8+x(bi2212)异质结,在单层晶胞乃至半层晶胞厚的bi2212材料中发现了高于液氮温度的超导转变。
研究论文high-tcsuperconductivityinultrathinbi2sr2cacu2o8+xdowntohalf-unit-cellthicknessbyprotectionwithgraphene于12月8日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5:5708doi:10.1038/ncomms6708(2014))。
bi2212为铜基超导体的重要成员,由于在铜基超导材料系列中各向异性最强,是研究准二维超导的最佳体系之一。国际同行曾采用薄膜沉积和单晶刻蚀等方法研究了超薄bi2212的特性,但由于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局限,对单层bi2212是否超导一直存在争议。
2012年石墨烯诺贝尔奖获得者团队曾经使用机械剥离方法成功制备单晶胞厚bi2212薄膜,发现材料呈绝缘特性。上海微系统所超导团队通过制备石墨烯/超薄bi2212异质结,发现单层和半层晶胞厚的bi2212均存在超导电性,且转变温度高于液氮温度。研究还发现,电阻温度转变系数可精确反映厚度信息,且虽然电阻温度系数和表面电阻发生数量级的变化,超导转变温度基本不变。
该结果暗示,bi222材料的正常态电阻输运特性可能和超导机理无关,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究铜基超导机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研究结果还表明石墨烯/超薄bi2212异质结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i-v特性,这为研发新原理超导器件提供了可能。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