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电动汽车革命性突破第一关电池安全技术要求更高

2023-06-20   点击量:608

9月20日,在第二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评价近期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时指出,现有的补贴政策导致车企在技术验证过程急功近利,是电动汽车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欧阳明高认为,目前电动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除了车辆使用过程中老化、充电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外,部分产品在设计验证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补贴退坡的周期是一年一次,与产品开发周期不匹配。企业跟着指挥棒走,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能量密度首选物理改进方法,比如减重隔膜等安全材料,而电池测试验证手段不完善,不能充分反映实车使用情况。”欧阳明高表示。


他同时提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很快会迈向300Wh/Kg高比能量密度电池的阶段。这对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安全技术不能只靠材料本身,更要从系统体系入手。


不过,欧阳明高对目前安全技术的研究保持着信心。他认为,短期内在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的情况下,电池主要靠管理系统和热蔓延抑制瓦解事故,可以做到满足500km续航里程要求。未来,全球范围内将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技术会取得重要突破。


欧阳明高提出,目前电动汽车行业的政策有改进的余地。


“原有的产业化目标是,2020年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系统到260Wh/Kg、循环寿命2000次,但这一目标偏高,不宜强制推行。同时,补贴政策要符合技术发展规律,对能量密度的提升不宜过快过频。”欧阳明高说。


此外,要尽快推出电动汽车安全年检规范以及电动汽车黑匣子、电池包消防安全接口等规范。


“电池安全技术是电动汽车革命性突破的第一关健,越往后走,电池安全技术越成为瓶颈,也将成为今后电动车竞争的主战场。动力电池国家科技研发要以安全为核心,全力提升现有锂电子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权力突破新型固态电池技术。”欧阳明高最后表示。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