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12-13 点击量:424次
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一种新成分,可以治愈锂—硫电池的“阿喀琉斯之踵”。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锂—硫电池有着重要的优势:材料价格更低廉、质量更轻。质量相等的锂—硫电池,能量却相当于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这一能量密度在便携电子设备和电动车领域非常关键。
提高能量密度在交通运输和能源制造领域对降低能源储存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均非常重要。
然而,经过几次充放循环之后,锂—硫电池就会逐渐不稳定,两个电极会发生故障,这一问题使其很难登上能量储存的“王座”。尤其是锂离子会与硫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迁移和减少电池储存能力的化合物。
“当这发生时,它们在表面形成阻碍,阻止锂与阴极接触。”美国耶鲁大学化学教授VictorBatista说。
在3月20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文章中,Batista和合作者展示了一种复合薄膜,可以让锂—硫电池寿命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首先模拟了哪种材料和结构能够让锂—硫电池寿命更长,并计算了阴极中的分子如何与不同材料发生反应。该团队随后利用石墨烯(单原子密度的碳结构)和一种有机聚合物(拥有像树枝一样的结构)制成了薄膜。结果表明,该薄膜平均厚度为90纳米。
该薄膜可让锂—硫混合物处于一个地方,并组织它们流向电解质,使电池性能下降。通过这一机制,科学家表明它们能够在不让锂—硫电池性能打折扣的情况下,延长其循环使用的寿命。“最妙的地方是用这些材料,我们能够用极少量的薄膜制作出具有稳定性的电池。”Batista说。
该论文共同作者、耶鲁大学能源科学研究所博士后JianbingJiang强调,这种混合薄膜是由商业上可获得的基本材料做成的,这使其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使用。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