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11-17 点击量:415次
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容量,使得从微型移动设备到大型卡车的各种产品都有了续航力。但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接近极限,目前正在寻找更好的锂离子电池。莱斯大学的科学家们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发挥其潜力,那么它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并使锂金属电池能容纳三倍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
纳米管的低密度和高表面积允许锂金属在电池充电时均匀地覆盖碳混合材料。由于有足够的空间使粒子在电荷和放电周期中进出,它们最终被均匀分布。
根据这项研究,阳极材料的锂存储能力可以达到351毫安每克,这接近纯锂的理论最大值为每克3860毫安小时,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由于纳米管的密度较低,这意味着它能够将所有的方法都涂到基体上,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的体积。这种新型的材料使用了全新的思路,大大提升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其循环电池容量达到了484mAh/g,阴极能量密度更是高达726Wh/kg。
本次论文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博士后MinahLee也对DT君表示:我们的新型阴极由氧和钠组成,具有与常规锂阴极相当的能量密度,可以作为钠离子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的可靠阴极。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由于地球上钠的储量极为丰富,钠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开采、生产成本仅为锂离子电池的1/100,从而将钠离子电池的整体成本控制到锂离子电池的80%左右。这一突破性的技术进展,让人类在大规模能源储存的道路上再一次迈出坚实的一步。
图|随着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新增,锂矿的开采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随着储量的消耗,其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
事实上,作为目前移动端最靠谱的电池,锂离子电池以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彻底的充放电深度,统治了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绝大多数要充电电池的应用场景。而且,随着锂离子电池产量的提高,在规模经济的用途下,其价格已经持续多年保持下降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了其相关于其它电池技术的竞争优势。
有科学家甚至认为,在地球上的锂矿全被开采完之前,将不会有其它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江湖地位。
然而,储量耗尽这个看似天方夜谭一般的情景,却正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真真切切的担忧。在全球范围内锂离子电池的产量不断冲向新高、锂离子电池整体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部分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原材料价格却反而大幅飙升。这是因为地球上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所需阴极材料的矿产资源(锂矿、钴矿等)实际上一点都不丰富。
为了满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产量需求,世界范围内各个矿场的产量都已经被逼到了极限,再新增产量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加速开采还会让这些有限的矿产资源提前耗尽,从而进一步推高价格。因此,锂离子电池面对着一个绝大多数的商品永远都不会面对到的挑战:随着产量的提升,价格不仅无法持续下降,反而可能急剧升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在元素周期表上紧挨着锂元素、特性也与其十分相近的另一种元素钠。与锂资源相比,地球上的钠资源储量简直丰富到不可能被耗尽:从浩瀚的大海里,到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到处都有氯化钠食盐的身影。与锂离子电池材料每吨高达15,000美元的价格相比,假如用钠离子作为电极材料,其每吨成本将只有150美元,便宜足有100倍之多。
图|与锂相比,地球上的钠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大海、盐湖、盐矿,钠元素占据了地壳中超过2.7%的质量。因此,以钠为材料的电池将远比锂离子电池便宜。
然而,虽然应用前景广大,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曾与锂离子电池同时起步。不同于其他要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池,这两种电池属于摇椅电池要离子自己在阴阳极之间来回穿梭,以达到充放电的目的。换句话说,阴极和阳极起到的用途就是收集、储存和释放用以出现电流的离子。
图|许多元素都被用于制造电池。综合多种性能来看,锂是目前最佳的选项。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矿产资源储量的匮乏,为其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忧
上世纪八十年代,锂离子的阴极材料研究首先取得突破,以钴酸锂等材料为代表的阴极材料,和通常由石墨构成的阳极材料组合,让锂离子电池获得了最佳的性能,从而取代之前的镍氢充电电池,走进了千家万户。而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研究却远没有这么顺利。
实际上,假如离子电池要高效运行,必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但在之前的研究中,钠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要么能量密度高但循环寿命短,要么就是循环寿命长但能量密度低。
能量密度够高,单位质量的电池可以供应足够多的电量;
循环寿命长,电量不会随着充放电循环次数的新增明显下降。
这一次,斯坦福大学的团队跳出了之前使用过渡元素氧化物或聚阴离子作为阴极材料的思维框架,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有机材料肌醇与钠离子进行结合。
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拗口的名字,但这种与葡萄糖结构非常相似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因子,也是食物中的一种常见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工业界十分熟悉的有机物,肌醇工艺成熟、应用广泛,而这关于控制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来说至关重要。
钠与肌醇可以结合为Na2C6O6,这种化合物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阴极材料,理论上可以一次携带4个钠离子,因此电池可以有着极高的容量501mAH/g。
事实上,在鲍哲南团队之前,也曾有人尝试过使用Na2C6O6作为电极材料生产钠离子电池。然而,理论上最高4个钠离子的运送量在实际中其实很难达到,使得Na2C6O6电池的能量密度远低于预期。
此外,只要经过一次充放电循环,第二次循环的能量密度会进一步急剧下降,根本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电池应该在经过数百甚至上千次充放电循环后,依然保持较为充足的电量。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