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09-27 点击量:313次
电池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具有成为动力锂电池主流技术的潜质,但瓶颈是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的安全性」。在今年的百人会上,我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一开场就直奔主题。
此前,国家补贴门槛提高,三元锂逐渐取代磷酸铁锂成为主流,电池能量密度以及整车续航里程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这种增幅背后却隐藏着危险热失控。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热失控(重要是高温热失控):动力锂电池在工作的时候会发热,正常情况下可控,但是在电池温度过高或充电电压过高时,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会接连发生,出现连锁反应,使电池内压及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发电池热失控,发生爆炸or燃烧。
造成热失控的原因很多,重要从两个方面来说:内因和外因。
内因:本身材料、制造工艺会对电池性能出现影响,使单体电池状态(SOC等)存在差异、电池使用时间过长,存在析锂、隔膜融化等现象造成内短路,进而导致热失控;
外因就比较多,过充过放、车辆使用老化可靠性降低、充电不规范、密封不好、碰撞
为了让电池可以稳定工作,要对原材料以及制造工艺进行品质控制,从内部保持生产的一致性;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保证,这就要BMS(电池管理系统)从外部来控制电池组的温度,以便让电池发挥最佳效率。
现在的电动汽车为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续航,将电池中的隔膜厚度进行削减,给电池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热失控,除此之外,国家补贴政策的快速调整与动力锂电池系统开发周期不协调,导致产品无法得到充分验证,进而出现安全隐患。
如何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保证电池安全,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
除了要着眼于现在,从业者的目光还是要放的长远一些。
「一个行业共识是,传统液态介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可能大幅度提升,未来3-5年,三元锂离子电池会达到技术的瓶颈」。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