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10-26 点击量:568次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办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
干法是将聚烯烃树脂熔融、挤压、吹膜制成结晶性聚合物薄膜,经过结晶化解决、退火后,得到高度取向的多层结构,在高温下进一步拉伸,将结晶界面进行剥离,形成多孔结构,可以新增薄膜的孔径。干法有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两种方式。
湿法又称相分离法或热致相分离法,将液态烃或一些小分子物质与聚烯烃树脂混合,加热熔融后,形成平均的混合物,然后降温进行相分离,压制得膜片,再将膜片加热至接近熔点温度,进行双向拉伸使分子链取向,最后保温一按时间,用易挥发物质洗脱残留的溶剂,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趋势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的将来方向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行业低端产品已进入竞争阶段,公司利润日趋均匀化,并且行业整合、市场细分也即将完成。将来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整体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同时更多的产品创新将会满足下游行业的不同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充放电过程中,大面积正、负极短路后仍能保持隔膜完整性的耐高温复合隔膜必将受到市场的酷爱。为提高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在聚烯烃隔膜上涂覆陶瓷等纳米材料或采用新基体材料成为将来技术发展趋势。
●研制超薄隔膜,提高单位能量密度。随着市场的发展,更轻薄、更小巧的3C电子产品将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这类产品要更薄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来制作电池,同时,锂离子电池对容量的追求也要薄膜往轻薄化方向发展,但超薄隔膜的加工制备对设备、工艺的要求很高。
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隔膜技术壁垒和毛利率均比较高,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实现国产化的材料。随着国产锂离子电池隔膜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缩小与进口设备在产品质量上的差距,国产设备的性价比优点和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效应会越来越分明。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