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2-03-15 点击量:374次
电池的基本结构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电池芯、保护板和外壳。
1.锂离子电池加工:电池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量转换的载体。
2.保护板:保护板是保护电芯正常运行,防止异常事故发生的电子功能模块。重要的元件是IC和MOS管。集成电路是监控电池电压的元件,MOS管是开关。在整个模块,集成电路控制MOS管的开关状态检测工作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和电压电池的两端,以控制充电和放电电路,防止电池的目的,实现收费过高,过量放电或过电流。保护板的重要参数有:过充保护电压、过充保护恢复电压、过放保护电压、过放保护恢复电压、短路保护电流、自耗电流、PCM内阻等。以上参数可通过专用设备或模拟电路测量。
3.外壳:外壳是将电池芯与保护板固定在一起,并与主机密封完成配套功能的外壳。壳体通常分为底壳和表面壳。一般带主机,外漏在外为面壳,另为底壳。
常用外壳材料有:ABS、ABS+PC、PC等。测量壳体的重要指标有:颜色、材质、配合度、机械强度等。
锂离子电池加工的关键工序
1.钎焊:钎焊是用焊丝将导体连接在一起,以达到良好导电效果的过程。影响焊料质量的因素有焊接温度、重要材料、焊料材料等。电池组件焊接温度一般要求控制在36010℃。
易焊的材料有金、银、铜、锡、镍、钢等。焊接容易出现不良:假焊、假焊、过焊等。
2.塑料外壳包装(也称为超声波焊接压力):常用塑料外壳包装是超声波融合的方法,原理是利用超声能量转移到两个接触表面,接触高频振动的一部分热量,使接触表面融化和成键。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