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06-30 点击量:284次
随着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逐步退坡,外资动力锂电池公司在我国市场卷土重来,争夺将来的市场。
近日,据外媒报道,松下计划花费数亿美元在其我国电池厂部署两条新加工线,这将使松下在我国的电池产量新增80%。该公司将考虑在要时新增更多的产量,以满足不断张大的订单需求。目前,松下已在辽宁省大连市获得土地,以在目前两座设施的基础上再建造两座新建筑。而松下在我国的电池厂今年早些时候就已开始投产,厂造价达4亿美元。
自2018年开始,许多外资电池公司就开始启动在我国的新一轮投资。2018年四月,华友钴业(603799.SH)就公布通告称,拟与LG化学共同投资40亿元设立两家合资公司,加工锂离子电池材料,双方将各控股其中一家合资公司。LG化学还在尝试与吉利汽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来LG电池有望进入吉利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体系。韩国电池公司SKI也宣布将投入864亿韩元重启2016年在华合资项目,用于加工电池材料。不久前,三星我国方面也透露,三星拟在天津调整部分产品结构,投资建设动力锂电池加工线和车用MLCC厂(多层陶瓷电容器)等新项目,新增投资达24亿美元。
从2016年开始,工信部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目录挂钩。也就是说,惟有进入工信部目录的锂离子电池,才能用于新能源汽车装配并享受到新能源补贴。由于外资动力锂电池始终无法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目录》,其在价格竞争中就缺乏了优点。这导致许多车企更换了电池供应商,一些车企甚至自己建立了电池厂,一些日韩电池厂商也因而暂停在我国的投资和业务。
“过去重要是搭载外资公司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均未能进入推荐目录,这导致外资电池公司始终被排除在主流市场之外,现阶段重要是让国内电池公司之间展开充足的竞争。今朝距离补贴完全退坡的时间越来越近,国际电池巨头纷纷投向我国市场,动力锂电池产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电池行业也即将进入洗牌期。此外,一旦政策放开,外资公司就会进入动力锂电池准入目录,加之国内动力锂电池公司正在失去补贴,其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对记者表示,松下等这些动力锂电池公司在高端市场已经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而外资电池公司的成本一旦降低就会加剧电池公司的竞争,这也将迫使本土电池公司进行技术升级。
“中日韩动力锂电池之间的差距不在研发方面,我们的化学体系甚至使用的材料都是相同的,但制造出来的电池合格率和一致性相差很大,其原由在于我们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与松下、三星SDI、LG相比,我国公司还存在分明差距。”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外资公司打入我国市场将会对本土电池公司带来冲击。“将来,对外资电池公司的政策也一定会放开,这将加快二三线电池公司出局。”
数据显示,两年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公司数量达155家,但是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105家。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公司还面对着上下游公司的压力,一方面下游车企面对补贴退坡要求电池公司降低配套价格,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近年来上涨也给电池公司带来压力。比如,美国汽车电池制造商A123在短短三年内就从IPO走向破产,重要是因为电池成本仍旧居高不下,而订单数量并未跟上。“动力锂电池范畴竞争越来越猛烈,中小公司将被加速淘汰。”罗磊表示。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