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06-22 点击量:277次
首先是系统多样性。目前,市场上重要的正极材料有锰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镍钴锂和镍钴二元材料体系。不同的材料体系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锰酸锂体系具有成本低、平台高、安全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替代铅酸电池、低速物流车辆等领域占有较大份额。但该材料体积比容量小,高温循环不良,在商用车和物流车辆上的应用有限。
LiFePO4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粉末材料之一。该材料的高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使其在商用车、特种车辆等应用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
镍钴锰酸锂和镍钴二元材料近年来在电力市场的份额有所新增。举世闻名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开启了三元电动汽车的新时代。基于对体积能量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电动物流车辆和乘用车选择使用这种材料。
需求个性化是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二个特点。在市场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材料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产品有多种系统,如软包装、铝壳、筒体等,每个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各电池厂的应用要求也各不相同。汽车厂商对电池管理系统支持重点和应用环境的不同,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有的厂家对电池的高温循环要求比较高,有的厂家比较重视低温循环寿命,有的厂家比较重视快速充电性能等等。
市场变化是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三个特点。2016年,三元电池经历了起起落落,有时被否定,有时被追捧。新补贴政策首次在产品技术要求中以电池能量密度作为参考指标,三元材料可提升。在能量密度更高的发展方向上,高镍三元材料无疑将成为未来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
从2012-2015年的初期发展到2016-2017年的调整发展,预计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快速发展。在未来,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备受关注。综上所述,未来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目标明确。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能源革命都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能量密度有一个数量级的跳跃。比如煤比柴火高160倍,油比煤高2倍。新能源只有在能量密度上具有压倒性优势,才能颠覆传统能源。2015年以来,国家逐步规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2016年十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公布,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和充电时间的缩短是消费者的客观需求。因此,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化和技术改进具有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第二是路线多样化。在2016年底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办法》中,提出将补贴与体积比能挂钩,间接引导材料体系升级。具有体积比容量优势的NMC三元材料已成为产业化热点。目前,锂离子电池材料不符合2020年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300wh/公斤需求,国家补贴积极鼓励新电池的发展,热高镍三个电池,固态电池针对中长期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燃料的最终目标全球动力材料研究如火如荼,未来新能源市场谁升谁落,尚不可知。
第三是流程细化。近年来,领先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频繁发生火灾。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这对正极材料的研发、技术和生产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有必要全面提高智能工业生产水平,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和控制自放电问题引起的磁性材料,等;另一方面,研发技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研发的效率,防止弯路。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