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2-05-09 点击量:586次
在生活中,你可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那么你可能并不了解它的一些组成部分,比如它可能含有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那么接下来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其使用引起的环境退化,绿色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相应地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在现有的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的优点。它们已广泛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在电动汽车,大型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的商用锂离子电池使用易燃液体有机电解质,这构成安全隐患。在过度充电,放电,短路等异常环境下,电池会燃烧甚至爆炸,从而威胁到个人健康和关键设备的安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有机液体电解质来制备全固体锂离子电池是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基本方法。
薄膜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重要包括正极膜,电解质膜和负极膜。在薄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起着至关重要的用途,直接影响薄膜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循环寿命,自放电,安全性以及高低温性能。因此,要求固体电解质膜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宽的电势窗以及良好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所谓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仅表示电池结构中的所有组件均以固态存在。如今,传统的商用锂离子电池是液体锂离子电池,也就是说,电解质是液体溶液。具体地,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液体电解质和隔膜被固体电解质代替,固体电解质通常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但也使用石墨和其他复合材料。
我国薄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商业化起步较晚。近年来,薄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不断加快,其相应的应用市场也在逐步扩大。三维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仍处于概念设计和电极制备的状态。有关完整的三维薄膜锂离子电池的报道很少。关于以金属锂为负极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三维纳米结构的构建尤为重要,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全电池的性能。然而,三维阴极材料的构造困难一直限制了三维固态薄膜电池的研究和开发。
薄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是在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它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似,即在充电过程中Li+从正极膜中释放出来,并且负极膜中通过电解质发生还原反应。放电过程则相反。薄膜锂离子电池在结构上使用固体电解质层来代替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原始电解质和隔板。它由致密的正极,电解质和负极膜叠加在基板上组成,并且在制备,电化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处理。它们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其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漏液,同时也克服了锂枝晶现象,搭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汽车的自燃概率会大大降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负极可采用金属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300~400Wh/kg甚至更高;其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5V以上,可匹配高电压电极材料,进一步提升质量能量密度。
薄膜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完美的电极/电解质固-固界面,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并具有超长的循环寿命、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相比体型固态锂离子电池性能优越,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大家对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做好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