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2-05-26 点击量:521次
1.动力锂电正极材料集中于多元材料,向单晶化和高镍发展
多元材料镍(Ni)、钴、锰元素比例可以调整,且随着镍含量提高,材料克比容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也不断提升。同时由于钴原料的成本较高,钴价波动振幅也较大,导致高钴低镍的多元材料的成本居高不下,锂电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寻求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倾向于采用Ni含量比较高的NCM622,NCM811和NCA。
高端的锂电多元材料综合使用掺杂和多元化包覆工艺,减小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确保在高电压下二次颗粒多元材料结构亦可稳定存在,不出现结构坍塌。另外,材料厂商开发出另一种单晶型高电压多元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从而提高材料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在3~4.4V工作电压下,可以提高锂离子传递效率,多元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可提升15%以上。
2.小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向高电压低钴化方向发展
小型数码市场侧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在高电压钴酸锂的工作电压持续提升至4.45V以后,高电压多元材料也成为数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锂电厂商开始在4.40V以下的产品中逐渐采取钴酸锂掺混多元材料的方式,达到降成本的目的。可以想见,多元材料替代钴酸锂的技术日趋成熟,多元材料的应用将更为广阔,而且这种低成本替换将是不可逆的。
3.储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相对其他锂离子电池密度较小,但是它成本低,安全性高,电池寿命较长。从循环寿命和未来成本的降低空间看,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是比较有潜力的储能电池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在当前市场上,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体系多元化、需求个性化和市场多变化三个特点。磷酸铁锂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动力锂电池材料。这种材料的高安全和循环稳定等特点,使其在商用车、专用车等应用领域占据一定地位。
目前,无论是政策导向、市场需求,还是技术演进方向,三元材料高镍化已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