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蓄电池哪种充电方法好?

2022-06-06   点击量:359

蓄电池充电方法:定流充电,定压充电,脉冲快速充电;


蓄电池充电种类:初充电,补充充电,去硫充电;


1.定流充电


(1)含义: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通过调整电压,保证电流不变)。


(2)优点:充电电流可任意选择,有益于延长蓄电池寿命。


(3)缺点:充电时间长,且要经常调整充电电流。


(4)适用范围:初充电、去硫充电和补充充电。


(5)电路特点:各蓄电池串联连接。充电时,每个单体要2.7V,故串联电池的单体总数不应超过n=Uc/2.7(Uc为充电机的充电电压)。


(6)充电要求:各蓄电池单格容量应尽可能相同,容量不同时,应按最小的容量确定充电电流,小容量的蓄电池充足后拆下,再对其余蓄电池继续充电。


(7)充电方法(两阶段充电法)


1)在第一阶段用较大电流充电,当单格电池电压升到2.4V,电解液开始出现气泡。


2)将充电电流减小一半进行第二阶段恒流充电,直到蓄电池完全充足电为止。


2.定压充电


(1)含义: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恒定不变。


(2)优点


1)充电速度快。开始充电4-5h内可获充90-95%的电量。


2)操作方便。充电电流会随着电动势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到零,使充电自动停止,不必人工调整和照管。


(3)缺点


1)充电电流无法调整,不能保证蓄电池彻底充足电,不适于初充电和去硫化充电。


2)初期充电电流大,温升快,极板易弯曲,活性物质易脱落,影响寿命。


3.脉冲快速充电


(1)极化概念:充电后期化学反应中,蓄电池两极间电位差会高于两极活性物质的平衡电位(每单格2.1V),这种现象称为极化。


(2)极化的影响:阻碍了蓄电池充电过程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是造成充电效率低及充电时间长的重要因素。


(3)极化种类:欧姆极化、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等。


(4)解决方法:采用脉冲充电法。


(5)脉冲充电特点


1)时间短:新电瓶5h、旧电瓶1-2h;


2)省电:用电量为常规充电的80%-85%;(定流初充电需60-70h;定压补充充电需13-16h。)


3)去硫化用途显著;


4)充不足电,对电瓶寿命有影响。


(6)脉冲充电过程以脉冲大电流充电来实现快速充电的方法。


①大电流恒流充电Ic=(0.8~1)C20,短时间内充至额定容量的60%,单池电压升至2.4V;


②电液冒气泡时,停充24~30ms;③反向脉冲充电,Ic=(1.5~3.0)C20


t=150~1000us,消除孔隙中的气泡


④后停充25ms,再用正向脉冲进行充电,如此循环,直至充足电。


1、初充电


(1)概念:对新蓄电池或更换极板后的蓄电池进行的首次充电。


(2)用途:恢复蓄电池在存放期间,极板上部分活性物质缓慢放电和硫化而失去的电量。


(3)特点: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70-90h),必须彻底充足。


(4)初充电质量对蓄电池的影响:


1)初充电不足:蓄电池容量会长期偏低,寿命缩短;


2)初充电过量:隔板、极板受腐蚀和活性物质膨胀、气体压力用途而引起变形,大大降低使用寿命。


(5)初充电的程序


1)加注电解液:密度符合厂家规定(一般1.25-1.285),液面高度符合要求(高于极板上缘10-15mm)。要求:电解液温度加注前斗30℃,静放3-6h,待电解液温度斗35℃再充电。


2)确定充电电流


恒流法Ic1=C20/15Ic2=C20/303)连接蓄电池(充电器的正极接蓄电池正极,充电器负极接蓄电池负极),按二阶段充电法充电。


(6)初充电的要求


①按第一阶段电流充至单格充电电压达2.3-2.4V,电液逸出气泡止,换第二阶段电流再充。


②充至充电电压和电液密度在2-3h内不再上升,并有大量气泡放出止。


③若电液温度上升到40℃时,须将电流减半;电液温度上升到45℃


时,应停充,待冷却到35C时恢复充电。


(6)初充电的要求


④初充电接近结束时,应测电液密度和液面高度,密度不合适时,用蒸馏水或1.40g/cm3电液调整后再充2h,复查调整直至合适为止。最后拧上通气塞,擦净电池外表。


⑤容量检查:将完成了初充电的蓄电池静放1-2h后,按20h放电率再进行一次放电试验,以检查电池容量。新电池容量应卡0.95C20,否则须进行循环充放电直至达到要求。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