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2-06-15 点击量:543次
Typec-C接口普及,带动快充推广
每当有行业新的标准出来,各大厂商未来推行的做法通常总是强买强卖,看看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不过相信大家都很清楚,CD和DVD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才真正取代了磁带和VHS录像带。
现在相同的问题延伸到了万众期待的USBType-C接口上,该接口首次问世依然令业界和消费者倍感欣喜,尤其是很多主流的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引入了这一接口。
而随着Type-C接口的普及,随之而来的就是QC3.0(QucikCharge,俗称快充)技术推广。
快充技术,已成必然
随着手机进入到智能机时代,人们关于智能机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
而手机的屏幕的变大,而电池容量,却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区间,于是手机的续航能力被一次又一次的推到风口浪尖上,不知引得多少用户吐槽。
不过面对电池技术的瓶颈,一种曲线救国的解决方法出现了,它就是快充。既然电池本身续航能力不够,那么从充电速度上着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在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中,采用的快充方法大致有四种,即高通的QuickCharge版(如QC2.0、QC3.0),联发科版(PumpExpress和PumpExpressplus),OPPO的VOOC,以及TI的Maxcharge。
最后一种方法实际上同时兼容了高通QC2.0版和联发科PumpExpress协议,可以看做是在原有USB5V充电技术上进行突破的综合版本,所以一般我们都将主流的快充技术分为前三种。我们了解,几种快充方法在速度上,相比于此前的充电效率,要提高了很多倍,其中比较令人耳熟能详的广告文案便是充电5分钟,通话XX小时。这就不免令人怀疑,在如此告诉的充电效率下,安全性真的能够保证吗?
快充为何能缩短时间想要探究安全性,我们还是要先从理论开始补习,至少,我们也要先了解快充的原理,那么快充为何能够缩短时间呢?从物理计算公式上来说,功率(P)=电压(U)x电流(I),在电池电量一定的情况,功率标志着充电速度,套用这个公式,我们再来看三种快充方法,就会比较好理解了。
VOOC低电压高电流模式首先来说一下较早的快充方法VOOC,该方法是采用了低电压高电流模式,由OPPO厂商进行了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新增电流,使用并联电路的方式进行分流,进行并联分流之后,每个电路所分担的压力会变小,而在手机中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每条电路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变得更小,从而在保证充电速度的同时,也能减少手机充电时适配器与手机的发热情况。
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OPPO的闪充充电线缆线路采用了7针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大电流在传输线路里的损耗过大的问题,电池的触点也相应新增,并采取了一定的均流措施,也是为了解决大电流下电池发热问题。QuickCharge高电压高电流模式相比于VOOC,高通QuickCharge2.0采用了一种不相同的方式,高电压高电流模式,顾名思义,也就是同时增大电流与电压,通过前面的公式P=UI,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方式是增大功率最好的方法,不过其中的弊端是增大电压的同时会出现更多的热能,这样其中所消耗的能量就变多了,而且电压与电流也无法无限制的随意增大。好在为了弥补消耗新增的不足,高通推出了QuickCharge3.0方法,采用了最佳电压智能协商(IntelligentNegotiationforOptimumVoltage,INOV)算法,可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功率传输,且最大化效率。与QuickCharge2.0相比,可以提高快速充电速度最高达27%,减少功率损耗最高也可以达到45%。而且在充电电压方面,QuickCharge2.0供应5V、9V、12V和20V四档充电电压,QuickCharge3.0则以200mV增量为一档,供应从3.6V到20V电压的灵活选择。这样就使其能够适应各种手机,允许手机获得恰到好处的电压,达到预期的充电电流,从而最小化电量损失、提高充电效率并改善热表现。PumpExpress高电压恒定电流模式与QuickCharge2.0相似,PumpExpress由于提高了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突破了充电电流的限制。同时缺点也与QC2.0类似,容易手机端充电路效率偏低。于是MTKPumpExpressPlus快充技术应运而生,其与高通QuickCharge3.0类似,新增了调压档数,每档200mV。手机可以根据电池当前电压以及充电环路衰减,向充电器申请合适的电压,以达到以电效率的最大化,以进一步降低手机在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
快充是否会影响电池使用寿命?那么,目前推出的几种快充方法,是否会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呢电?
其实电池快充技术关于电池寿命的影响的说法最早从消费电子时就存在了,不过这一说法真正的被外界担忧,还是出现在电动汽车刚兴起的时候,当时充电桩和充电站还非常稀缺。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无论是快充还是普充,一定会消耗电池本身的寿命。而为了保证充电速度,一部分充电站使用了直流电,能够让电动汽车在短时间内充满尽可能多的电量。所以,问题便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因为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用直流电频繁的快充,势必令电池的寿命缩短。
不过,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实验室中,一支由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材料与能源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说法很可能是错误的。快速充电或者快速放电,关于电池本身是有影响的,但或许并没有大家之前所设想得那么严重,而慢充,关于电池的益处也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关于快充关于电池的影响,我们还是要辩证的看,关于不支持快充的手机来说,假如采用大电流或者大电压的充电器,设备无法承受如此高的电流电压,电池自然会出问题,不过只要你使用的是原装配套的充电器或者是其认证的配件,就不必担心。每款设备在出厂前,都会有一系列的监测机制,关于电流电压的承受力,也都会有一个标准,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于快充,在我们分析过其原理后,更能够确认其保护机制,比如高通以及联发科的解决方法,即便自动分档的每个档位断档较大,那么关于电池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快充的安全性到底有没有保障?那么快充的安全性到底有保障吗?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比较利于理解。可以想象电池是一个水球,那么在水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很随意的快速加水,不过当水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水球承受能力快达到临界值,假如继续快速加水,很可能把它水球弄爆炸。所以为了保证水球不爆炸,最后阶段就要减小水量,控制得当,就可以在水球不爆炸的情况下把水球灌满。而结合快充,我们看到不管是哪种快充协议,都是前期爆发式充电,将效率最大化,而到了90%的电量后,则进入涓流充电,充电器与设备里的芯片协同工作,以控制进入电池的电流,达到充电5分钟,通话几小时的快充效果。假如使用第三方充电器,那就得提前做些功课了,假如它没有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至少电流不能超过,电池就不会受伤。众所周知,电压、电流和电阻都是相互联系的,电压越高,电流会更高效,不过高电压也会更危险,所以就要一个智能的电压控制器来监控电压并依此调节送入设备的电压和电流。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