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2-09-03 点击量:372次
目前就总体来看,全固态电池的开发要面临几个挑战,首先就是在电极层面的问题,要如何满足正负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输,特别是解决循环过程中的问题;其次就是循环过程中,正负极材料没法像液体那样一直保持很好的接触;此外,金属锂电极的体积变化还有锂固体的变化,都是研发团队需要克服的问题。
现阶段,一些研发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粉体、陶瓷片和融性膜,也已经开始提供样品并且供货,但是如果要把这些固态电池量产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材料研究设计。作为一个过渡的技术,现在还有一种把固体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混合在一起的,含有少量的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但是,严格点讲,是不能算全固体的电解质。
相较于传统的三元锂电池来说,固态电解质具有不可燃性、无腐蚀性、无挥发、不会漏液等特性,也不会出现车辆发生自燃的情况,对于安全性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固态电池一定会是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材料。不过现阶段的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总体是低于液态电解液的,所以现在固态电池的性能整体偏低,但是只要攻克技术难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日前,国外媒体报道称,日本东北大学和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设计氢簇(复合阴离子)结构实现的这一新材料,对锂金属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使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催生出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态电池。
阳极为锂金属的全固态电池有望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泄漏、易燃和能量密度有限等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锂金属是全固态电池的最佳阳极材料,因为它具有最高的理论容量和已知阳极材料中最低的电位。
锂离子传导固体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但问题是,大多数现有的固体电解质具有化学/电化学不稳定性,不可避免地会在界面处引起不必要的副反应,导致界面电阻增加,在重复充放电期间极大地降低电池的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复合氢化物在解决与锂金属阳极相关的问题时广受关注,因为它们对锂金属阳极具有出色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他们得到的新型固体电解质不仅拥有高离子导电性,且对锂金属也非常稳定,因此,对于使用锂金属阳极的全固态电池来说是一个真正的突破。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展不仅有助于我们未来找到基于复合氢化物的锂离子导体,还将开辟固体电解质材料领域的新趋势,得到的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有望促进高能量密度电化学装置的发展。
当前,打造高能量密度且安全的电池,可有利于为新能源车获取较高的续航里程,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车市高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此次金属锂与氢化物合作成功,更加证明了锂元素潜力无限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