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1-01-05 点击量:249次
电池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有着精彩而悠久的历史,早的原始电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年,美索不达亚文明出现的巴格达电池,1749年,由英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使用了一组串联的电容器来进行电学实验,Battery这个英文单词开始使用。
随后,1786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发现生物电,并公布于学术界,1800年,伏打受到伽伐尼青蛙实验的启发,用铜、锡、食盐水为材料成功地制造了伏打电池,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会极化,并且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后来,法国的普朗泰在1860年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也是蓄电池的前身;与此同时,法国的雷克兰士发明了碳锌电池,让电池技术走向了干电池领域,由此迎来了电池技术的商用阶段。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干电池,电池技术商用开始于此,并于1896年批量生产,与此同时,ThomasEdison在1890年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也于1910年实现商业化量产。
至此以后,得力于商业化驱动,电池技术迎来了突飞猛进的时代,ThomasEdison在1914年发明碱性电池,SchlechtandAkermann在1934年发明镍镉电池烧结极板,Neumann在1947年开发出密封镍镉电池,LewUrry(Energizer)在1949年开发出小型碱性电池,由此迎来碱性电池时代。
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电池技术受能源危机的影响,逐步往物理电源方向发展,除了1954年就出现了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持续进步外,锂电池和镍氢电池也逐步被发明和商业应用,如我国在1987年实现锂电池的商业化生产,1995年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初具规模。
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