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20-12-05 点击量:1276次
新能源高速上升的背后,动力锂电池退役潮将至
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因此新能源汽车的高速上升也推动了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达到32.86GWh,同比上升137%,2019年第一季度,累计装机量达到12.33GWh,同比上升177.4%,这样看来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装机量的高速上升本身不是坏事,但动力锂电池的衰减却是无法绕开的,根据国家规定,当动力锂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则会进行强制回收。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均为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和三元锂离子电池,其中三元锂离子电池占比较大。动力锂电池的衰减取决与循环寿命的长点,目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在800次左右,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则能达到2000次。
以长城欧拉R1为例,综合续航在300公里左右,电池循环寿命按照800次计算,那么在行驶24万公里后就要更换电池,也就是说动力锂电池寿命为6~8年。2014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第一轮动力锂电池退役潮已经逼近。
环境压力空前,回收处理至关重要
根据《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动力锂电池回收量预计达到11.14万吨,增速达108.9%,2020年则将达25.7万吨,增速将达到130.69%,动力锂电池回收将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电池污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新能源汽车普及之前就已经出现,重要对象是我们平常使用的干电池,这种电池含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同的是,动力锂电池重金属含量更高,种类也可能更多,造成的污染也会更加严重。
事实上关于动力锂电池回收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我国此前在铅酸电池回收上就吃过大亏。2013年前我国废铅酸电池正规回收率不到30%,近80%的电池流入非法回收和处理环节,导致大量废酸流入大自然,其中2012年含铅废酸排放达到26.14万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动力锂电池大面积报废阶段已经到来,如何防止重蹈覆辙显得非常重要,事实上早在2012年,国务院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就提到了有关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和利用,而2018年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回收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但遗憾的是均不属于强制执行,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
利弊共存,亿元级市场即将形成
截止2018年,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司名单,真正符合标准的只有5家公司,第一轮动力锂电池报废潮在即,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似乎还未做好准备。
动力锂电池的方法重要有梯次利用和报废拆解两种,《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分别对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和三元连电池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测算,假如对三元锂离子电池进行报废拆解,理论上每吨能出现4.29万元的经济收益,而对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经济收益能达到每吨3~4万元。
2019年我国动力锂电池需求量预计超过74.0GWh,假如所有动力锂电池能够处理得当,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107亿元,市场规模非常可观,假如动力锂电池行业足够成熟,不仅关于新能源汽车、环保,甚至是国民经济都很有好处。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