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我国石墨烯发展还有哪些短板?发展石墨烯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

2020-12-02   点击量:461

近日,烯碳铝合金锭坯从上海烯碳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的生产线上成功下线,标志着这一复合材料的中试取得成功。它解决了传统铝合金刚度不强的问题,有助于我国特种、高铁、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步入轻量化时代。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石墨烯在中国持续发烧有点过了。在中国国际石墨烯产业资源联盟副秘书长赵猛看来,石墨烯是继续给热还是退烧,市场说了算。他认为,石墨烯产业从市场角度看,中国远没有热到需要退烧的程度,应该继续给热。


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经济时报:据了解,国家对石墨烯产业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曾于2014年视察江苏石墨烯材料研究所,2015年访问英国时参观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研究所,2016年去哈尔滨参观石墨烯科技展。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在国际上总体处于什么水平?


赵猛:习近平主席三看石墨烯,这是习近平主席为石墨烯应用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的像苏州、无锡、常州、青岛、宁波等聚集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石墨烯产业园区和石墨烯特色小镇,现己成为全球产业界的亮丽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已注册的与石墨烯产业相关的企业、研发机构近2万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并且每一天都在增加。同时,我国关于石墨烯的专利申请量、论文发表量在全球也是总量第一。我国石墨烯产能及应用成果,在全球也位列第一方阵。


当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已处于领跑地位,呈现出的是万企创新竞争发展格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石墨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560亿元,2022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2365亿元。


三大短板需要克服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克服?


赵猛: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短板还不少,需优先解决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不均衡。比如我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拥有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技术升级快,但环境容量小、可开发石墨资源少。而象东三省、川渝、中西部地区,拥有环境容量大、石墨资源富集优势,但人才、技术、资金不足。如何从国家层面引导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产业布局有待研究。


第二,国际合作少。虽然近几年国内不同层面的会展、论坛越来越多,一些地区或企业开展了人才和技术引进,但推进速度不快、效率不高,合作领域、范围、层次有待提高。特别要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交流和知识产权的合作。


第三,行业标准制定滞后。不仅要推动国家标准制定,更要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争取话语权。


将成为电池产业的一个新起点


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0月,华为在伦敦发布新旗舰手机Mate20系列。据悉,Mate20X型号手机在电池部分使用了石墨烯散热技术,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智能手机使用石墨烯技术。石墨烯电池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大规模使用还有哪些障碍?


赵猛: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新型石墨烯电池研制成功,无疑将成为电池产业的一个新起点。


当前,采用石墨烯技术材料的智能手机,充放电速度要比传统智能手机提高40%,即使这样快,仍然没有达到石墨烯材料的理想效果,这就是华为称Mate20系列为石墨烯基电池的原因,接下来柔性屏幕智能手机也将依赖于石墨烯技术应用。


目前,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大力推广和发展的巨大障碍,如果石墨烯储能设备研制成功走出实验室并批量生产,可为电池产业乃至电动车产业带来革命性转折。但石墨烯电池技术要从实验阶段到量产阶段,依然面临着成本高等问题,乐观预测,大规模商用可能在2020年之后。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