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韩国研发分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的3D观测模型 有望帮助提升电池能效

2020-08-20   点击量:293

(图片来源: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


据外媒报道,通过分析和研究电池中微米级的粒子,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个电池微米级粒子3D观测模型,有望帮助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大学(DaeguGyeongbuk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宣布,能源科学&工程系的YongMinLee教授团队研发出一个“微米级单粒子电化学模型”(micronsingleparticleelectrochemicalmodel),能够从三维角度上,估计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的电化学特性。在实验中,是很难对电极活性材料的单粒子进行三维观测的,而研究人员的模型有望应用于电化学现象研究以及粒子设计,以提升电池效率。


虽然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通常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但是其效率不如内燃机。但是通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的效率是能够提高的,但是由于缺乏精确的分析技术,一直无法积极开展此类研发工作。


Lee教授团队提出假设,能够通过优化电池中的电极活性材料,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他们找到一种检测电极活性材料微米级单粒子的方法,并研发出一个电化学模型,能够对单粒子进行三维分析。


与现有的专注于分析电池电极的模型不同,YongMinLee教授团队研发的模型专注于形成电极的活性材料的单粒子。他们研发的模型能够准确分析3D单粒子的特性和特征,向从根本上提升电池效率又迈进了一步。由于现在能够对粒子进行3D分析,该模型特别有望在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单粒子设计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该项研究,YongMinLee教授表示:“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我们的模型能够了解单粒子内的详细情况。最终,能够提供一种设计微米粒子的创新方法。我们下一步目标是应用该电化学模型,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效率。”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