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特斯拉这波操作 成了比亚迪“最大利好”?

2020-04-30   点击量:285

特斯拉的一则消息使得国内新能源市场发生一波“巨震”。


(来源:微信公众号“功夫汽车”作者:普宁青年)


美国时间二月十八日,据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正在商讨使用无钴电池,即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


截至发稿,特斯拉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投资市场已然率先做出反应。


今日早盘,钴资源相关股票遭遇重挫,其中的领头羊诸如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均大单封死跌停。


与此相反,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相关板块则大幅上涨,多股走出“一字涨停”。


显然,马斯克为了降低成本而做出的努力,使得三元锂板块成为了“无钴”的牺牲品。


与此同时,此次消息的传出,不仅昭示着特斯拉电池技术路径从“唯密度论”到“唯成本论”的转变,更意味着整个电池供应链的一次大洗牌。


从“唯密度论”到“唯成本论”


纵观目前的新能源车企,采用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等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不在少数。


在此背后,是由于含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较“无钴”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更高,因此能够带来更强的续航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进一步让三元锂离子电池在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简单来说,此前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尽皆是“唯密度论”。


甚至,在这条“唯密度论”的道路上,部分车企还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安全系数”。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特斯拉本身。


来到2020,在国内补贴政策尚未十分明朗、同时电池能量密度无法“进一步”突破、短时间盈利承压的当下,新能源车企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才是未来一段时间急需处理乃至“活下来”的唯一命题。


而关于马斯克而言,“降本”就是其看中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因。


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三元锂离子电池电芯报价约在0.9元/Wh左右,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0.7元/Wh左右。


一旦采用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国产Model3在电池一项或将实现两位数以上的降本,这无疑为国产Model3价格的进一步下探打好基础。


而如若特斯拉选择“无钴”电池进行降本,将起到一个带头用途,或许也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从“唯密度论”到“唯成本论”的一个转变契机。


因而,在此背景下,相对三元锂更安全、成本也更低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将很有机会“回归”主流。


马斯克无意中“帮了一手”王传福?


假设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回归主流市场,那么最大受益者是谁?毫无疑问将是比亚迪。


众所周知,比亚迪一直以来都是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界的“佼佼者”。


而恰逢其时的是,比亚迪近期也在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上有了一次较大的技术突破。


在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爆出,比亚迪将在三月推出新一代“超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刀片电池,同时搭载在全新轿车“汉”EV车型上,续航将超过600公里。


在成本和效率上,刀片电池的优势十分明显。


由于采用更加“扁平”和“长条”的形状,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号称比传统铁锂离子电池提升了50%,成本能下降20%-30%。


而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价值更在于,大幅提高了搭载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完全可以与三元锂离子电池车型“一较高下”。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


而此次特斯拉有关电池技术路径“转变”的消息传出,也无意中“顺手推舟”帮比亚迪做了次“免费推广”,更进一步明确其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功夫汽车认为,比亚迪凭借这块“超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在特斯拉转变电池技术路径的当下,将借此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电池市场份额。


今天早上,花旗也公布报告称将上调比亚迪评级,并表示:“将会就此下调全球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并重申比亚迪为行业首选股。”


该行还估计,比亚迪向外供应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预计在未来3至5年潜在可取得全球相关电池市场10%至15%市场份额。


换句话说,花旗也十分看好比亚迪。


而与此同时,如若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优势足够明显,甚至有机会给全球新能源供应链格局来一次“重新洗牌”。


结语


估计马斯克也想不到,在这场日益激烈的国产化征程中,有一天也会无意帮到比亚迪这个老对手。


而凭借于此,在国内市场乃至于全球市场,比亚迪更是有机会继续跟特斯拉“掰掰手腕”。


特斯拉的这波操作,却成了比亚迪“最大利好”?真相是……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