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19年中国电动物流车市场运营模式分析

2020-01-18   点击量:263

2018年以来,国家为推动物流用车电动化,推出不少新能源利好政策。


针对车企业,公布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JT/T1178.1-2018)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货车生产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确保新研发货车车型满足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的标准要求。


对于物流企业,特别是城配企业来说,在《关于公布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的通知》中,明确22个城市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大力发展城配新能源物流车。


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的通知》中,为推动城配用车转型升级,将区别化管理新能源货车、纯电动轻型货车少限行,优化其管控。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无疑利好电动物流车市场需求的增长。


但由于补贴退坡幅度超过预期,电动物流车产量较上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根据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动物流车产量10.6万辆,同比下降15.2%。尽管如此,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动物流车电动化的背景下,GGII预计到2020年全国电动物流车产量有望达到23万辆。


2014-2020年电动物流车产量情况(万辆)



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0.6万辆电动物流车中,有较大部分的车辆在运营公司旗下,此外私人用户需求也在稳步增长。


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电动物流车运营市场,从北汽新能源这样的车企,到京东、菜鸟这样的电商企业,再到传化、八匹马这样的第三方运营企业,整个市场呈现一片火热的态势。


然而从实际运营现状来看,我国电动物流车运营市场依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要解决。


虽然当前电动物流车在补贴、运营成本以及路权政策等方面较传统物流车有优势,但由于受各地补贴政策落地情况参差不齐、整车质量较差、以及充换电设施不足、充电成本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行业面临着运营企业资金压力过大、电动物流车出车率低、整车故障率高、难以完成里程目标等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电动物流车运营中还存在着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企业普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