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锂电池荷电保持能力及循环寿命该如何进行检测?

2019-06-27   点击量:2707

荷电保持能力和荷电恢复能力检测主要是检验锂离子电池贮存一段时间后的容量保持情况,并在荷电保持试验后就对电池再充电,检验其容量恢复情况。


荷电保持能力检验的步骤如下:


①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3.0V),然后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终止电流一般为0.02C);


②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开路存放28d;


③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④计算锂离子电池在步骤③中放出的容量(Ah);


⑤荷电保持能力应以步骤④计算容量与额定容量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⑥锂离子电池在步骤③放电后24h内,应按步骤①充电;


⑦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⑧计算锂离子电池在步骤⑦中放出的容量(Ah);


⑨荷电恢复能力应以步骤⑧计算容量与额定容量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二、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检测


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检测主要检验锂离子电池在贮存规定的时间后,容量恢复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①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3.0V),然后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终止电流一般为0.02C);


②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③锂离子电池应在(40±2)℃的环境温度下开路存放90d;


④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按照步骤①方法充电;


⑤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⑥计算电池在步骤⑤中放出的容量(Ah)。


贮存后荷电恢复能力以计算容量与额定容量相比的百分数表示。


三、循环寿命检测


循环寿命检测主要检验锂离子电池在可用容量下降至许可值时的充放电次数。具体步骤如下:


①锂离子电池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3.0V),然后以0.2C电流恒流充电至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转入恒压充电(充电终止电流一般为0.02C);


②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以0.2C电流恒流放电至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③锂离子电池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循环,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或放电和充电之间搁置不超过1h;


锂电池应按照步骤①和步骤②循环进行放电和充电,直至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70%。在测试中,正负极极片由于相互靠近,仅仅15-30μm,裸电芯内部会形成一定的电容(杂散电容),由于电容量存在,测试电压必须由“零”开始,缓慢上升,以避免充电电流过大,电容量越大所需的缓升时间t1越长,一次所能增加的电压也越低。充电电流过大时,一定会引起测试器的误判,使测试的结果不正确。一旦被测电芯的杂散电容被充满,只会剩下实际的漏电电流。由于直流耐压测试会对被测电芯充电,所以在测试后,一定要对被测电芯放电。


隔膜都存在一定的耐电压强度,当加载电压过高时肯定能够击穿隔膜,形成漏电流。因此,首先电芯绝缘测试电压要低于击穿电压。如图2所示,当正负极之间不存在异物时,在测试电压下漏电流小于规定值,判定电芯合格。而如果正负极之间存在一定尺寸的异物,隔膜被挤压,正负极之间的间距减小,正负极之间击穿电压会下降,如果还加载相同的电压,漏电流可能超过设定的警报值。通过设定测试电压等参数,就可以统计分析判断电芯内部的异物尺寸,然后根据实际产品生产现状和品质要求,可以设定测试参数,制定品质判断标准。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