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大众自建动力电池工厂之后电动汽车产业链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2019-05-21   点击量:543

2019年5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做出决定,大众汽车集团将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共同建立电池生产工厂。为此,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在13日的会议上批准了近十亿欧元的投资,并计划将该电池生产工厂建在德国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基特)。


对此,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评价说,这对于大众汽车集团的未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大众汽车负责采购的董事StephanSommer透露,这个动力电池的初期产能将达到10GWh,将会在2022年底或者2023年初建成投产。


大众集团宣布自建动力电池工厂并不是一时之举,而是经过了事前缜密布局的结果,这一计划的背后也暗藏着大众对未来电动化市场的“野心”。在大众自建动力电池工厂之后,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电动汽车产业链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大众面对的来自动力电池厂商的反对可想而知,但是大众在这场车企与电池厂商的“终局之战”中,不想输,也不能输。


自建电池工厂是大众电动化转型的首要保证


大众之所以在电池这个环节肯如此大费周章,原因莫过于电池会对大众的电动化转型之路,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的大众,急需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刚刚开启预订的大众MEB平台第一款纯电动车型ID.3,这款代表着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突破之作”的车型,24小时就达成了订单破10000辆的成绩,截至欧洲当地时间5月14日,这款车型已经拥有超过15000张订单。此前还因为热度过高,导致预定服务器都出现了响应缓慢,大众的电动汽车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而如此大规模的订单,必然需要稳定的电池供应。这一点,大众在奥迪e-tron这款车型上得到了教训。大众首款面向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奥迪e-tron,因为LG化学在波兰Wroclaw新工厂产出的动力电池不能达到质量标准,大量生产出来的奥迪e-tron只能停在一间租用过来的仓库中。


但是对于这种现状,大众却无计可施,因为LG这座工厂是欧洲范围内唯二的动力电池制造工厂,这个产能只有4GWh。另外一家是已经被中国能源企业远景收购了的AESC,其在英国的工厂产能只有2GWh,且专供日产聆风和雷诺Zoe。


面对这种被“卡脖子”的局面,大众自建电池工厂,对其来说或许会是最好的选择。而未来的大众,也需要稳定的电池供应,来满足越来越多新能源车型的需求。


据了解,大众计划在未来的六年内,将投放70种新型纯电动车进入市场。到2025年,大众集团将有四分之一的车辆为纯电动汽车。所以说,未来六年内是大众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保证转型的成功,大众需要持续不断的电池供应。


“人有不如自己有”,大众已经决定了要走自建电池工厂的道路,但是这条涉及了太多利益方的道路也不会是那么一帆风顺。


车企与电池公司的战役或将打响


据了解,在一辆电动车的成本构成中,大约有40%的成本都花在了动力电池上,动力电池可谓是电动车上最值钱的零部件。如果能把这价值40%的零部件由自己生产,那么对于大众这样一家全球头部车企来说,此举带来的成本上的压缩将十分可观。


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也撬动了动力电池生产商们的“奶酪”。瑞银2018年底曾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预计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将以9.5倍的增速,从2018年的93GWh增长到2025年的973GWh,高于总体电池行业需求的6倍增速,后者预计将从2018年166GWh增长到2025年的1145GWh。


这些不断上涨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大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大众所采用的LG化学就是其中的头部企业。大众想自建电池工厂,LG化学当然不会“坐视不理”。2019年2月,大众汽车集团拟与SK创新联合建造动力电池工厂的消息被LG化学获悉,随后LG化学严厉警告大众,要求其立刻停止与SK创新的联合建设工厂计划,否则将立即停止向大众汽车集团供应动力电池。


就连全球数一数二的车企都会遭遇这种威胁,更何况一些普通的车企。所以说,自建动力电池工厂可谓是一场“终局之战”。如果此役大众抗住了压力,在电池方面实现自主,那么在众多车企中也许就会引发连环效应,越来越多的车企会加入到这一阵营中。届时,动力电池公司的生存状况,恐怕与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小型零部件企业相类似。


而一旦大众没有抗住压力,建厂计划半途而废,那么再指望其他车企去抗争,或许也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随之而来的就是动力电池企业的话语权在行业内急剧提升,车企们不得不将自己毛利润的40%拱手让给动力电池企业,整车利润率降低,也或将使得车企滑向一种“组装加工”类型企业的深渊。


大众破局手中筹码众多


大众如何突破LG化学等强势供应商的封锁,自然不用笔者来操心。但从一些大众过往的动作来看,我们或可以预想到其手中的筹码,这些筹码将帮助大众实现自建电池工厂的夙愿。


在今年的4月9日,大众汽车集团与特斯拉及宝马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商江西赣锋锂业,签署长期锂供应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显示,赣锋锂业将在未来十年内为大众及其供应商供应锂化工产品。巧合的是,大众所选择自建的电池工厂,也基本确定为固态锂电池工厂。大众此举,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液态三元锂电池与固态锂电池在未来的路线之争。


成功拿下了未来十年建厂所需原材料的同时,大众也在积极寻找除LG化学与宁德时代之外的新供应商,并把视线再次瞄准了中国。


4月15日,大众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大众汽车集团正与5家中国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展开谈判,并表示与其中的1-2家已接近于合作的状态。业内人士猜测,大众会与比亚迪最新拆分的电池业务,以注资或合资的方式合作。而这也将有利于大众汽车电池的来源向着多元化发展,被一家厂商“卡脖子”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


以大众的实力与“野心”,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日后会一直在车辆配件方面受人掣肘,而自建电池工厂或将会是大众的“背水一战”,输赢如何事关企业在未来的“生死存亡”。显然,大众不想输,也不能输。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