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大众宣布将在德国修建电池工厂

2019-05-17   点击量:397

在监事会会议中,大众宣布将在德国修建电池工厂,并将通过分离或销售部分旗下业务来简化集团结构,实现瘦身计划


179天后,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在大众转身电动车的方向上又一次做出了重要决策。


2018年11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批准,到2023年,集团计划投入440亿欧元用于电动车、数字化、自动驾驶和新出行服务等。


这标志着,这家欧洲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自2015年柴油门事件后,正式拉开了最为激进的战略转变。


2019年3月,在大众集团2018财年集团年会上,他们宣布到2023年,大众集团针对电动化领域的投资将超过300亿欧元,而到2030年,集团旗下车队中电动汽车的覆盖比例将提高到至少40%。


同时,集团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推出近70款新电动车型,而非此前计划的50款。相应的在未来十年内,大众集团基于电动汽车平台生产的汽车数量,将从1500万辆增至2200万辆。


5月14日,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和管理董事会就集团未来发展再次做出了两大重要决策。


其一,大众将与合作伙伴在欧洲共同建立电池生产工厂;其二,大众将部分业务招募合作者或者通过IPO手段来实现集团瘦身,这也是为未来的转型募集更充足的资金。


电池工厂


未来10年,大众集团将推出近70款全新电动车型,基于集团电动化平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预计将达到2200万辆。电池在电动汽车价值中占据重要比例,因此也成为汽车制造商们的必争之地。


为实现野心勃勃的电动汽车计划,大众一直在寻求稳定的电池供应。德国《经理人杂志》(ManagerMagazin)曾报道,大众汽车曾与韩国电池制造商SKInnovation展开谈判,希望与之合作在欧洲创建一家超级工厂。这一工厂与特斯拉和松下的Gigafactory1项目类似。但是,由于另一家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LGChem)威胁要停止对大众的电池供应导致谈判破裂,LG是大众即将上市的电动汽车的重要电池供应商。


大众汽车集团在监事会会议中批准了近十亿欧元的投资,并计划将该电池生产工厂建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萨尔茨基特。在萨尔茨基特,大众集团可以享受《可再生能源法》的免税政策;享有投资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特殊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支持;重要的是,政府将出资对相关地区的人员进行培训和二次培训。


目前市场中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大都从亚洲进口。欧洲现已开始建设首个电池工厂,旨在满足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随着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攻势的加速推进,区域化电池生产也将具备战略意义。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博士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根本性的变革,大众汽车集团也正在全力推动集团转型。我们正在推进车队的电气化和数字化,这是其他汽车制造商无可比拟的。与此同时,我们正在筹划针对未来几年的创新业务领域,以满足创新的移动出行服务需求。这将使大众汽车集团在塑造汽车行业的全面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今天的决定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大众汽车集团将电池视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覆盖从电池研发、生产到处理以及循环利用的整个工艺链。


的确,即使对于当前最成功的电动汽车项目,电池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瓶颈,比如特斯拉。汽车制造商们也渐渐开始发现,他们必须深深进入电池制造环节,来确保电池的稳定供应。


瘦身计划


大众还寻求通过分离或销售部分旗下业务来简化集团结构,实现瘦身计划。大众正为轮船用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制造商曼恩能源(MAN)和变速器制造商伦克(RENK)寻求解决方案,比如与其它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者合作伙伴关系,全部或部分销售。


路透5月初报道称,大众正在与几家对曼恩能源有兴趣的公司接洽,很可能以30亿欧元的价格达成交易。


在监事会会议中,大众还宣布了旗下卡车部门Traton将在2019年夏休之前首次公开募股(IPO)。


3月,大众集团推迟了卡车部门的上市,取消了出售Traton部分股权的计划,原因是市场环境疲弱,这令该公司为该重型卡车部门在欧洲以外扩张筹集新资金的计划受挫。


“很遗憾,我们不得不放弃Traton的股票上市计划。”公司CFO弗兰克·维特尔(FrankWitter)曾表示,“董事会将继续致力在较佳的市场环境下上市。”


而现在,大众又一次重启计划。


此前,大众曾表示,可能在一笔预计将筹资50亿至60亿欧元的交易中,出售Traton高达25%的股份。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