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蜂巢新能源为何不惧外资

2019-04-29   点击量:390

进入2019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剧减,外商投资准入放宽,松下、三星、LG、SK等日韩企业在华大规模布局扩产动力电池,而国内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万向等也宣布了大规模扩产计划。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CR5为74%,CR10达到83%,而CR20更是高达92%,其中,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占了41.19%。


毫无疑问,如今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比拼规模、技术、资金、市场的新时期。在外资巨头与国内龙头企业双重夹击下,动力电池新势力如何抢占属于自己的蛋糕?这是一个另许多人都充满好奇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长城控股集团旗下蜂巢易创、蜂巢能源、未势能源、上燃动力、诺博汽车、精工底盘六大零部件企业集体亮相,其中蜂巢能源携带了三元体系811高能量密度系列电芯,以及代表性的模组、PACK、BMS产品和固态电池等黑科技产品,全面展示了蜂巢能源的技术实力。


擎哥也在展会后有幸采访到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正向开发的叠片电池是蜂巢新能源的“必杀技”


在杨红新的心中,他们正向开发的叠片电池,是行走江湖最大的优势之一。


作为拥有长城基因的企业,蜂巢能源在汽车电池研发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大批核心骨干的汽车背景,让蜂巢电池从诞生之初就从场景和技术两方面契合汽车的需求。


在场景应用上,蜂巢为之后汽车电池设计了三种场景需求。


第一个场景是短途出行,主要面向A00级A0级车,提供300公里左右续航。这个场景开发的产品,它要串并联比较灵活,所以它的容量要做的低一些,成本要低。


第二个场景是城际出行。要做到450到500公里,就需要尺寸大,能量密度大的大电池。


第三类场景是运营共享。这一场景专为网约车、分时租赁、出租车设计,需要能快充,长寿命,低散热的电池。


结合以上需求,蜂巢在目前卷绕电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转而选择了叠片技术,因为叠片电池最适合汽车用户使用,循环寿命更好,能快充,同时更安全。


现阶段,蜂巢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高速叠片工艺创新应用于方形铝壳电芯,传统叠片工艺为每片1S,蜂巢一期产线已提升至0.6S,二期可实现0.45S高速叠片,并且正在开发0.25S的超高速叠片工艺,将完美解决叠片工艺的效率问题,甚至超越卷绕工艺效率。和传统卷绕工艺电池相比,叠片电池有多重优势:边角处空间利用率更高,能量密度可提高5%;全生命周期更低变形和膨胀,循环寿命提升10%-20%;边缘结构更简单,结构适应性更好,电池安全性更高。


目前,蜂巢能源的51Ah电芯已经大量应用在长城WEY的P8车型,而且已经为WEY的P8、欧拉的IQ和R1等车型提供了电池PACK超过3.2万套,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产品质量事故,


“从去年夏天开始,蜂巢能源的电池就已经装到了长城的SUV上,到吐鲁番做夏季标定,到海拉尔做冬季标定,经历过了严寒酷热的考验,非常稳定可靠”,说到这里,杨红新显得很骄傲。


如何看待外资电池企业国产化的冲击?


当面对外资电池的国产化问题时,杨红新也表现得很淡定:“一个是LG,一个是SK,都在中国快速建厂。我们欢迎LG、SK进来,包括我们的出现,包括比亚迪的独立,它会让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变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解密蜂巢新能源不惧外资的底气在哪?


解密蜂巢新能源不惧外资的底气在哪?


在他的眼里,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化大市场,最少都能容纳五、六家非常优秀的动力电池企业,而且每一家的份额都足够大,这是蜂巢新能源底气十足的第一大前提。


第二大前提就是成本跟成本竞争力。在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里,国内培育出来的中国企业已经足够有顽强的生命力。“现在外国的电池厂进来,中国的电池企业根本就不怕了,不管是产业链布局,还是生产成本的控制上、良品率上,还是设计轻量化的效率上,我们完全不比国外的电池厂差了,我们有这个自信。”


属于中国的电动车时代


在杨红新眼里,如果说燃油车、内燃机时代,全世界的汽车技术中心在欧美日。但到了电动车时代,现在全世界的技术跟商业中心将会转移到中国。


“放眼目前全世界,关于锂电池的供应链,中国现在最完整,非常先进,也能做出高质量的国际化的产品,这是因为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最大,中国的动力电池规模最大,同时中国的动力电池的技术也非常好,产业链也已经非常全。


解密蜂巢新能源不惧外资的底气在哪?


解密蜂巢新能源不惧外资的底气在哪?


现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占全球份额的50%,我们自己有个预测,未来有可能占到全世界份额的70%到75%。中国将全面主导汽车电动化这个过程,而且在智能化网联化这两个方面,中国做得也非常不错。全面电动化伴随着也有智能化网联化,中国在这一波汽车革命当中,肯定是会成为世界的中心。”


4月10日,长城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投资者大会,向公众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魏建军董事长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成功的产品团队——长城汽车。现在要在能源领域里再打造一个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公司之一——蜂巢能源。


解密蜂巢新能源不惧外资的底气在哪?


解密蜂巢新能源不惧外资的底气在哪?


此前的2018年10月份,蜂巢能源已经从长城汽车体系中剥离到长城控股,成为和长城汽车并列的兄弟公司。蜂巢计划在2022年登录科创板,登录科创板有一个最主要的硬性要求,就是外销比例要达到50%以上。所以蜂巢并不仅仅满足于向长城提供电池保障,其定位是一家独立的第三方的电池供应商,为中国和国外的OEM供货。目前蜂巢正在与包括宝马和PSA在内的多家国外整车企业开展深入的合作交流。


相信在将来,凭借各零部件企业在各自领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长城控股集团将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构建出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零部件企业生态圈,助力品牌持续向上。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