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19-04-27 点击量:434次
我们都知道,动力电池是决定一款电动车品质的核心部件,其电池质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安全和续驶里程,也正因安全和续驶里程是消费者在考虑购买电动车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动力电池自然成为了产业发展过程中被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新能源汽车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动力电池能走多远。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总装机量达到56.89GWh,同比2017年增长56.88%,前20强企业装机量52.23GWh,占全年装机量的91.8%。且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电池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比克电池、亿纬锂能、国能电池、中航锂电、卡耐新能源。总的来说,装机量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47.06GWh,占整体市场的83%,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的如今,电池产业也在飞速地成长着,毕竟谁能在这块"心脏"上占领先机,谁就能在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机会。
丰田与松下将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
剑指中韩企业
1月22日,丰田汽车与松下宣布,双方将于2020年底前成立车载电池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生产高容量的电动汽车电池,并力争在2025年之前实现量产。该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为丰田持股51%,松下持股49%,新公司生产的电池产品除供应丰田旗下的大发工业公司外,还将供应马自达、斯巴鲁等公司,并寻求其他相关企业采用,以扩大量产规模,提高价格竞争力。
根据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后,松下将把在日本和中国的大部分棱柱电池相关设备转移到合资公司,而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生产电池的设备将继续留在该公司旗下。同时,丰田和松下将有大约3500名员工移至合资公司,其中丰田500人,松下3000人。来自松下的3000人中,有1300人是松下中国大连工厂相关员工,1700人是松下在日本本土的工厂及研发人员。
据八月了解,合资公司不仅将共同开发容量大、安全性高、被视为新一代电池“头号种子”的全固体电池,来加快构建在成本和技术两方面赢得竞争优势,还将加快构筑从成本和技术两方面都能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机制。
此外,在丰田看来,新合资公司的成立更有助于其实现电动化的目标。一方面,按照丰田的计划,到2030年,全球电动化车辆的年销量将要达到550万辆以上,而作为零排放车辆的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的年销量要力争达到100万辆。与松下结盟,无不有助于丰田汽车加快电动化步伐。另一方面,丰田在混合动力车领域发展很早,在燃烧效率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与德国大众和中国企业相比,其在纯电动汽车的商品化领域起步较晚。与松下合作,将会增加丰田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
与此同时,对于松下来说,通过与丰田的合作,不仅可以节省投资成本,扩大销售对象,还对于可回收电池和稀有金属等资源的供应变得相对容易。最重要的是,作为特斯拉独家的锂电池供应商,松下始终随着特斯拉电动车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虽曾经在全球车用锂电池市场占有率排第一,但最近几年却被宁德时代赶超,此次与丰田合作,或许可以加快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
总的来说,车载电池技术关乎电动汽车竞争力,所以丰田与松下两大巨头此番联手,可谓意在增强竞争力,确立优势地位,在弥补彼此弱点的同时,扩大电池的供给对象,对抗中韩企业。
宁德时代的内忧外患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受益企业之一,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超越比亚迪,成为了国内的动力电池“一哥”。进入2018年后,宁德时代更是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使装机量达到23.4GWh,市场占比扩大到41.19%。
不得不说,东风、广汽、宝马、江铃、吉利纷纷选择与宁德时代“联姻”,使其成为了动力电池领域与车企合资建厂最多的公司,而与大众、戴姆勒、华晨宝马达成的合作,更使宁德时代成为了跨国企业的电池供应商。
虽说眼下的宁德时代风头正盛,但想坐稳“独角兽”之位却并不容易。
据八月了解,宁德时代内部“联姻”的车企算不上百分之百的稳固。一般来说,大的车企会锁定像宁德时代这样品质相对较好的电池供应商,并在主推车款上尽量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但实际上,这些车企在有了主供应商之外,还会选择一到两个电池厂商进行供货。比如,上汽除了与宁德时代合作之外,还选择了万向,而北汽还选择了孚能。更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宁德时代在2018年的一些强势表现,已经使部分车企略感不悦了。
此外,在中国的动力电池领域中,比亚迪作为一种不可被忽视的力量,在2018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中,仅次于宁德时代,位列第二,占据了20.09%的市场份额。也正是在宁德时代千亿市值的刺激下,比亚迪开始重新审视了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动力电池市场,因此在宁德时代火速过会的上市前夕,比亚迪就传出了计划将电池业务分拆上市的消息,而这一消息也已在2018年12月被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证实。
再放眼全球电池市场,中日韩可谓是三分天下。
丰田和松下在此次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新合资公司将集成双方的强项。也就是说,丰田将使自己在电动汽车技术与市场数据、全固态电池等先进技术以及固有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与松下在高品质、高安全、高容量、高输出能力的电池技术、量产技术以及国内外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
在研发方面,双方将从车辆的策划、构思阶段就开始协作,加快高容量、高输出能力电池的研发进度;在生产方面,双方将共享生产技术资源和制造工艺技能,建立高品质、低成本的稳定供给体系,并通过规模效应来削减采购及制造成本。
据八月了解,此次丰田和松下也将呼吁更多的企业使用其合资公司的电池,从而进一步提升产量、降低成本,以对抗在车载电池领域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除了向已经有过订单的汽车企业照常供货外,不会对新客户设置特别限制,将面向中国车企、欧美车企等积极提供电池产品。
同时,来自韩国电池行业及证券行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化学、三星SDI、SKInnovation的电池未交付订单(来自汽车、IT产业等)超过1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单单2018年一年的新接订单就有110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很多订单来自欧美汽车厂商。
而据前不久国际投资分析机构瑞银发布的电池生产企业的成本报告也可以了解到,以21700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为例,松下、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的成本分别为111美元/kWh、148美元/kW、150美元/kWh、150美元/kWh,宁德时代的成本并不具有优势。所以,如果外资电池企业成本、技术都更具优势,那么宁德时代的后果可想而知。
八月结语
随着海内外企业纷纷加大对电池领域的投入,不仅会使全球化竞争加剧,还会使出局者越来越多,只有在电池技术上有不一样的突破,才能带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关于在即将展开的动力电池混战中,宁德时代还能否继续刷新行业的认知,以及能否占据世界动力电池排行的榜首,我们还尚不可知,但八月仍期许宁德时代能够代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闯出一片天地。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