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400-666-3615
2019-02-22 点击量:308次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式碳纤维锂空气电池,其能量密度是现在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中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4倍,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上。
去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绍红(音译)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使用稀有金属晶体,改进了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从理论上来讲,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大于锂离子电池,因为,它用一个多孔的碳电极取代了笨重的固态电极,碳电极能通过从漂过其上方的空气中捕获氧气来存储能量,氧气与锂离子结合在一起会形成氧化锂。
最新研究朝前迈进了一步,制造出的碳纤维电极比其他碳电极拥有更多孔隙,因此,当电池放电时,有更多孔隙来存储固体氧化锂。
该论文的合作者、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罗伯特·米切尔表示:“我们利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种植了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纤维阵列,这些像毯子一样的阵列就是导电性高、密度低的储能‘支架’。”
另一名研究人员、MIT机械工程系的研究生贝塔·加兰特解释道,在放电过程中,过氧化锂粒子会出现在碳纤维上,碳会增加电池的重量,因此,让碳的数量最小、为过氧化锂留出足够的空间非常重要,过氧化锂是锂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活性化学物质。杨绍红表示:“我们新制造出的像毯子一样的材料拥有90%以上的孔隙空间,其能量密度是同样重量的锂离子电池的4倍。而去年我们已经证明,碳粒子能被用来为锂空气电池制造有效的电极,但那时的碳结构只有70%的孔隙空间。”
科学家们指出,因为这种碳纤维电极碳粒子的排列非常有序,而其他电极中的碳粒子非常混乱,因此,比较容易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这种电极在充电中间状态的行为,这有助于他们改进电池的效能,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现有系统在经过多次充电放电循环后,性能会下降。但将这种碳纤维锂空气电池商品化还需进一步研究。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