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锂电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行业发展分析

2020-11-21   点击量:412

锂电产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行业发展分析。近年来,政府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行业因此受益。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几年将快速发展,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正处于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发展时期,各种政策的持续出台对锂离子电池材料和设备产业的发展出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给相关公司供应了跨越式发展机遇。


锂电产业的上游行业发展分析


在上游,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重要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膜和包装材料等。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同时也是锂离子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材料,约占锂离子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40%左右。目前,正极材料重要是锰酸锂和磷酸亚铁锂、氧化钴锂和钴酸锂等,负极材料重要为石墨。


锂离子电池上游为原材料资源的开采、加工,重要有锂资源、钴资源和石墨。全球的锂资源储量非常丰富,目前仍有60%的锂资源尚未得到勘探和开发,但是锂矿的分布相比较较集中,重要分布在南美的“锂三角”地区、澳大利亚和我国。目前全球钻储量约为700万吨,且分布集中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三国的储量占到全球储量的70%,特别是刚果的钻储量达到340万吨,占全球的50%以上。


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影响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量规模的稳定性影响着锂电行业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二是原材料的价格影响着锂电的生产成本。锂离子电池材料占成本70%以上,决定子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上游公司若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对锂离子电池行业影响较大。


锂电产业的中游行业发展分析


锂电产业链第二环节属于锂电产业中最核心环节,决定了锂电技术进步的关键。它由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等构成电芯的原材料组成。其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较高的是正极材料,大约占到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重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钴镍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


关于未来市场规模的预期,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预计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会超过2亿kWh,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年均复合上升率接近25%。与此同时,铅酸电池市场规模到2020年前后预计将下降到2010年时2.7亿kWh左右的水平。此消彼长,大约在2022年或2023年前后,锂离子电池就将超越铅酸电池而成为市场用量最大的二次电池产品。


锂电产业的下游行业发展分析


从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下游应用市场来看,2018年动力锂电池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量同比上升46.07%,达65GWh,成为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2018年3C数码电池市场整体上升平稳,产量同比下降2.15%,达31.8GWh,增速下降,但以柔性电池、高倍率数码电池、高端数码软包等为代表的高端数码电池领域受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高端智能手机等细分市场带动,成为3C数码电池市场中成长性较高的部分;2018年我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小幅上升48.57%,达5.2GWh。


在下游应用端,锂离子电池不仅几乎100%占据小型移动电子产品的电力来源,而且成为了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电动汽车的动力锂电池。正是近几年市场对3C产品以及电动汽车需求旺盛,促使了锂离子电池产业与市场的持续快速上升和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尤其是平板电子产品与智能手机迅猛发展不断推动着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向更高容量化发展,体积比能量不断创造新高。


值得提及的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美好。从市场情况看,镍氢电池在动力汽车应用上曾有不俗表现,但由于相对能量低、制造成本高,现已不再是重点发展方向;燃料动力电池开发的历史也较长,但由于系统复杂且维护困难,氢的储运又是一大难题。锂离子电池除一致性还有待提高之外,作为汽车动力锂电池不能不成为最佳选择,包括日本、美国、我国在内的汽车巨头几乎一致看好锂离子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离子电池。


锂电产业规模高上升直接驱动锂电设备市场的快速上升,随着未来几年电池厂高端产量扩充,设备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锂电设备行业与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形成了深度合作的关系。设备厂商要根据电池生产商实际需求不断改进设计和工艺水平,锂离子电池工艺技术与设备技术呈现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