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定制热线: 400-666-3615

燃料电池出现重要突破 氢动力车开发紧追特斯拉

2020-07-14   点击量:256

氢电池车的产业化步伐骤然加快


7月2日,本田和通用汽车宣布,将在燃料电池车领域(主要是氢动力车)展开正式合作共同开发,成为业内第三批宣布加入燃料电池车开发的大型汽车集团。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也宣布研制出全新的二硫化钼结构氢电池的催化剂,有望替代燃料电池车昂贵的铂,大幅降低成本。而6月末,联合国33个国家经历长期谈判,终于出台燃料电池车安全性国际标准。


种种迹象显示,在政府、行业以及技术等各层面,氢动力车正成为特斯拉为代表的锂电池车的重要对手。


燃料电池成本下降可期


据《科技日报》4日头版报道,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系博士后,马克洛克维斯基同教授金松携手制造出一种新的二硫化钼结构,其可以显著为水制氢反应提速。研究人员将二硫化钼的纳米结构沉积在一盘石墨上,随后用锂对二硫化钼进行处理,制造出了另外一种具有不同属性的二硫化钼结构,具有非常卓越的催化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新材料由常见的元素钼和硫组成,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它完全避开了水制氢反应中的常用催化剂罕见且昂贵的铂。洛克维斯基说:为了降低水制氢反应的催化剂成本,大部分科学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制造微小颗粒来减少铂的使用,但我们完全不用铂,新材料的催化性能也很好。最新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催化剂性能方法。新型催化剂的突破,有利于降低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为进一步推广氢动力车加码。


主流汽车厂商均下注氢动力车


据日经中文网3日报道,本田和通用汽车于2日正式宣布,将在燃料电池车等共同开发领域展开合作,由此国际燃料电池车开发形成日美欧合纵连横的三大集团主力军。


除了本田与美国通用外,丰田计划与宝马在2020年之前开发出新的燃料电池基础系统。丰田向宝马提供基础性技术,而宝马在用于氢气瓶等轻量材料碳纤维具有优势,日产与德国戴姆勒、美国福特合作,并计划2017年发售量产车型。


3个集团之间的开发竞争日趋激化有助于量产技术的革新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大幅削减用于氢氧反应催化剂的白金使用量,降低燃料电池车成本。丰田预计在2015年前,以30.7万元人民币推出轿车型燃料电池车。富士经济公司统计显示,燃料电池车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13年尚不足亿元,而到2025年有望猛增至1800亿元左右,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中国上市公司不甘落后


预计国内企业也将加快推广步伐。从氢动力车构成来看,燃料电池无疑是核心,造价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而质子交换膜又是燃料电池的核心。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向美国杜邦公司采购,每平米膜价格在400至600美元不等,每辆氢动力车需要20至30平方米,累计需要10万至20万元左右,相比总车100万至200万元,光质子膜成本就占到10%。国内主要有两家企业从事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分别为大连新源动力和上海神力科技。


其中,上海神力科技主营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领先者。通过承担与完成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计划、十五863及十一五863重大攻关计划燃料电池发动机课题,已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连新源动力已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关键部件、电堆组装的小批量生产,建成可年产5500KW燃料电池堆用关键部件的批量生产线,同时在车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拥有优势地位。


同济科技持股36.23%的中科同力,主要致力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研发;长城电工参股公司新源动力(公司持股近10%)主要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开发生产;金龙汽车是我国新能源客车制造领域应用的主要代表,09年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苏州下线。安凯客车、长安汽车也与上海神力科技合作,开发氢燃料汽车,并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上汽集团则持有新源动力34%股权,在国内氢燃料车领域居绝对领先地位,公司在2008年为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20辆氢燃料电池轿车,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生产68辆燃料电池轿车,100辆氢燃料电池观光车。在2011年世界氢燃料电池车的必比登挑战赛上,上汽集团的氢燃料电池车得到了6A的好成绩。此外,上汽集团宣布在2013年产生50燃料电池车供上汽工作人员试用,并与世界汽车巨头同步,在2015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客车,为实施该计划,上汽集团已安排超过2.7亿元人民币开发资金。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电池工程研究院

钜大特种锂离子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兴建,并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相关科研团队联合运营的特种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秉持"以特殊环境、特殊用途和特殊性能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的办院方针,力求满足用户独特的需要,从而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